《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綿綿思念 > 靈璧人民懷念江祥齋
靈璧人民懷念江祥齋
作者:胡興臣 責任編輯:徐銀山 來源:《鐵軍》2012年第9期 日期:2014-01-06 瀏覽次數:7825
知識分子出身的共產黨員江祥齋,1939年6月隨八路軍蘇魯豫支隊來到靈璧,到1946年11月壯烈犧牲,在靈璧工作七年多,在對敵人斗爭中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當時靈北地區廣泛流傳著一首歌謠:“說老江唱老江,一天不見想得慌。領導咱們鬧翻身,抗日抗丁又抗糧。”這首歌由衷地表達了對江祥齋同志的贊頌之情。
知識分子出身的共產黨員江祥齋,1939年6月隨八路軍蘇魯豫支隊來到靈璧,到1946年11月壯烈犧牲,在靈璧工作七年多,在對敵人斗爭中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當時靈北地區廣泛流傳著一首歌謠:“說老江唱老江,一天不見想得慌。領導咱們鬧翻身,抗日抗丁又抗糧。”這首歌由衷地表達了對江祥齋同志的贊頌之情。
棄教從軍
江祥齋1902年出生于江蘇省豐縣和集鄉江莊村,10歲父母雙亡,全靠祖父母和叔父撫養;1920年入小學讀書,1932年初師畢業后,相繼任小學教員、校長。隨著知識的增長、教書生涯的磨練和時局變化的影響,江祥齋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情感日漸強烈。他把岳飛、戚繼光等民族英雄的事跡編成故事,經常講給學生們聽,以增強學生的愛國之情,堅定學生為國獻力之志。日本占領我國東三省,繼而把魔爪伸向華北。對此江祥齋怒不可遏,組織學生罷課,張貼標語,游行示威,抵制日貨,抗議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罪行。上海“一·二八”事變后,江祥齋組織學生召開追悼會,悼念抗日陣亡將士,激勵學生的愛國之志。
1936年,經中共徐西北區委書記王文彬介紹,江祥齋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從此更加自覺地走上了革命道路。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江祥齋組織大批青年參加抗日訓練班,積極宣傳動員廣大青年學生參加抗日。1938年5月,日本侵略軍的鐵蹄踏上了豐縣土地,江祥齋目睹侵略軍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的兇殘行徑,毅然棄教從軍,拿起槍桿子保衛家鄉。7月,江祥齋創建了豐縣抗日游擊隊,到年底隊伍擴大到200多人。1939年春,豐縣抗日游擊隊被編為八路軍蘇魯豫支隊第十一連,江祥齋任政治指導員,從此開始了戎馬生涯。
化敵為友
1939年5月,中共山東分局根據中共中央“鞏固華北,發展華中”的方針,先后派出大批干部和軍隊,出山東、入徐海,深入敵后開展游擊戰爭,創建抗日根據地。江祥齋6月間隨八路軍蘇魯豫支隊來到靈璧。支隊決定他留在靈北,任務是秘密發展抗日武裝,為主力部隊輸送兵員,盡快開辟敵后根據地。靈北當時環境十分險惡,日軍占領了交通要道,在中心區設立據點30多處。江祥齋只身留在靈北,困難是很多的。
面對險惡環境,江祥齋秘密活動于漁溝、尤集一帶的村莊,明察暗訪,了解社情,宣傳抗日,為創建抗日武裝創造條件。江祥齋積極團結進步勢力,爭取中間勢力,打擊頑固勢力,堅持化敵為友,變阻力為助力,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他以隱蔽身份主動與當地實力派人物建立關系,特別注意爭取有愛國之心的地方紳士參加抗日活動。
澮溝北中凌子村程興福是地方幫派勢力頭子,雖有剝削勞動人民的一面,但他為人正直,性情豪爽,痛恨日本人,在地方上頗有影響。江祥齋有意拜程為師,白天在程家干活,夜間外出進行抗日活動,既廣泛發動了群眾,又使程興福受到感化,主動把自家部分土地財物分給窮苦百姓,并出槍支持江祥齋創建抗日武裝。江祥齋在三個月的時間內,就組建起200多人并有80多支槍的抗日游擊隊。
1939年底,上級把這支游擊隊編入八路軍蘇魯豫支隊。江祥齋繼續只身在靈北,開展抗日統戰工作,組建新的抗日武裝,鞏固發展已創建的根據地。朝陽集北門外,有個叫楊福興的民主人士,與敵偽均有聯系,也常與我方接觸。江祥齋誠懇地與他交朋友,啟發他以抗日大局為重,為開展抗日活動作貢獻。以后,當我們的人被抓,楊福興都盡力周旋幫助解救,并不斷為我抗日武裝力量解決糧草、布匹、子彈匱乏等難題。王丙章原是土匪頭子,經江祥齋反復做工作,使其去惡揚善、積極抗日,后來成了我嶂渠鄉鄉長。白秀俊原是國民黨第三十三師的一名副官,江祥齋了解到此人不滿國民黨軍隊的腐敗作風,而且抗日思想堅定,遂對其啟發引導,結果白向我設誠,成了一名抗日勇士,后來為革命壯烈犧牲。
江祥齋由于統戰工作做得好,地方上各方面人士都經常向他報告敵情。一次,尤集偽軍頭目帶500多人趕往漁溝東杏山村建立據點。江祥齋得到情報后,立即帶領區隊配合縣獨立團抓住時機迎戰,敵人未到目的地即被全殲。
后來,江祥齋又組建了一支200多人的抗日武裝,定名為靈璧大隊。這支隊伍在江祥齋的領導下,隨縣委、縣政府活動于尤集、王集、朝陽集和九頂山區等地,創建了九頂山區抗日游擊根據地。1941年夏季,組織決定將靈璧大隊部分人員編入新四軍第四師九旅,江祥齋又把余下的人員編為靈睢大隊,繼續堅持在九頂山區開展活動,后撤往海鄭公路以北,被編為邳睢銅靈聯防辦事處警衛連,繼續為抗日根據地建設作貢獻。
多謀善戰
1942年3月,新四軍第九旅長途奔襲靈璧縣小圩,活捉國民黨頑固派靈璧縣縣長趙覺民和國民黨第十七縱隊司令許志遠,使靈北邊區的局面開始好轉。淮北區黨委和第四師司令部決定重新開辟靈北地區,江祥齋帶領隊伍打回靈北邊區。4月,蕭銅縣恢復靈五區,任命江祥齋為區長,江祥齋的隊伍充實到靈五區區隊。隨后,江祥齋便率隊轉戰于濉河以北,尤集、漁溝以南地區,開始了重建根據地的戰斗。
當時,這一帶敵人據點很多,戰斗異常頻繁。江祥齋與區隊長張維獻一起采用聲東擊西、虛虛實實、穿插迂回、出其不意的戰術,機動靈活地打擊敵人,經過近一年的努力,建立了部分鄉級政權。1942年5月,靈北縣建立,靈五區劃歸靈北縣領導。8月的一天,江祥齋得知消息,駐漁溝之敵要到馬樓搶糧。因敵強我弱,江祥齋果斷指揮區隊首先占領申村北側山口,同時讓區隊把樹枝拴在馬尾巴上,派人騎馬在山下邊的土路上來回奔跑,造成大隊人馬行軍塵土飛揚的假象。搶糧之敵果真以為是新四軍的大部隊來了,嚇得半道退回。
1944年4月間,駐時村日偽軍進犯白馬山搶糧,后又向周寨運動。江祥齋立即指揮區隊和民兵搶占有利地形,并在白馬山頂插上數面紅旗,以民兵誘敵至白馬山腳下,我伏擊戰士先敵開火。敵人突遭打擊,暈頭轉向,又見山上紅旗飄揚,嚇得丟下糧食慌忙逃竄,途中又遭伏擊,死傷十余人。
勇往直前
經過兩年多的東征西戰,靈五區范圍擴大到大路一帶。1944年6月,靈北縣委決定由江祥齋任大路區區長。靠近大路的高樓駐有國民黨軍段海洲第三十三師,漁溝駐有國民黨第十四縱隊苗秀霖部。江祥齋率大路區武裝積極抗敵,并緊密配合主力部隊作戰,使大路區成為靈北抗日根據地的北部屏障。
1944年8月15日,彭雪楓師長率四師主力從靈北西進津浦路西收復失地。江祥齋指揮大路區軍民嚴守北部陣地,抗擊來犯之敵,確保南部運兵線的暢通。9月上旬,段海洲、苗秀霖部為配合津浦路西頑軍西進,妄圖合擊我挺進津浦路西的四師部隊。為粉碎敵人陰謀,我四師路東部隊在友鄰部隊的配合下,于靈北發起阻擊段、苗西進戰斗。江祥齋則及時組織武裝,分抵高樓和漁溝兩地,乘機進占段、苗兩敵巢穴。漁溝據點被江祥齋武裝占領,靈北縣委決定建立漁溝區,江祥齋奉命出任漁溝區區長。
1945年2月,尤集敵據點被我里應外合一舉拔除,駐守高樓的頑軍第三十三師也被我分區部隊和民兵圍困。靈北縣委決定建立九頂區,江祥齋又一次奉命擔當起開辟新區的重任,走馬上任九頂區區長之職。他因時因地因勢制宜,采取螞蟻啃骨頭的辦法,經過月余戰斗,使敵人地盤逐日縮小。5月,組織上提拔江祥齋為靈北縣副縣長。7月間,江祥齋指揮九頂、漁溝、大路等區的民兵配合主力部隊,向靈北境內最后一個敵人據點張莊發起圍攻,靈北全境獲得解放。
抗戰勝利后,靈北縣委、縣政府遷入靈城,靈北縣改稱靈璧縣,江祥齋繼任副縣長。
1946年內戰全面爆發,靈璧縣委、縣政府和地方武裝,分散撤至邊區活動。江祥齋和縣長農超謀一道率縣總隊部分力量堅持打游擊,先后襲擊了馮廟、大李集等五六處敵人據點。敵人增兵清剿,為保存革命力量,江祥齋協助縣長帶領黨政干部及武裝人員逐步東移,繼續戰斗。11月下旬,江祥齋在洪澤湖畔金鎖鎮遭國民黨軍圍困。江祥齋置個人生死于不顧,主動承擔帶領少數戰士掩護大家突圍的任務。11月25日,激烈的戰斗開始,江祥齋指揮戰士用機槍集中火力殺開一條血路。就在此時,他被敵人罪惡的子彈打中,壯烈犧牲,時年4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