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海上安全威脅警示:加緊推進中國海防建設
海上安全威脅警示:加緊推進中國海防建設
作者:張曉林 劉昌龍 黃春宇 責任編輯:束華靜 來源:《鐵軍》2012年第9期 日期:2014-02-19 瀏覽次數:7834
中國漁政三一一號前往南海維權巡航
近年來,隨著中國的經濟實力快速增長、國際地位大幅躍升,世界重要國家加緊謀劃和調整相關戰略應對中國崛起,其他新興大國面對中國快速崛起的心態愈顯復雜敏感,周邊一些海洋鄰國利用中國的“謹慎”態度逐步蠶食我海洋國土。中國的海防面臨著諸多新情況新挑戰。
中國海防面臨的戰略環境
2009年以來,“和平、發展、合作”成為主流,世界多極化趨勢變得更加明朗,主要大國著眼多極格局作戰略調整,以便在日益清晰的多極格局中謀求有利的戰略地位和確保各自的戰略利益。
美國于2010年2月發布了《四年防務評估報告》,重視“在反介入的環境中懾止并挫敗攻擊”,發展“空海一體戰”,準備應對“混合威脅”。報告雖淡化了“中國威脅”的語言,但對中國繼續保持高度警惕的態度沒有改變。中美關系雖然總體穩定的局面可期,但也面臨一些事件的沖擊,特別是美臺軍售、西藏問題以及經貿摩擦,都可能成為中美關系的破壞性因素。美軍高層一直宣傳中國先進武器可能削弱美在太平洋的軍事力量。“無暇”號事件后,美海軍測量船依舊頻繁出現在中國專屬經濟區內。與此呼應,2010年奧巴馬高調宣布美國“重返亞洲”。2011年,美國計劃在澳大利亞、新加坡和菲律賓駐軍,目標明顯指向中國。2012年新年伊始,奧巴馬公布美國新軍事戰略:減少歐洲軍事存在,將戰略重心轉移至亞洲太平洋,加強亞太軍力部署,將其1/3的軍艦移到西太平洋。
俄羅斯于2009年5月批準了《2020年前俄羅斯聯邦國家安全戰略》,并在2010年2月5日發布了新版《俄聯邦軍事學說》,正式確立了以“戰略遏制”為指導的新軍事戰略,放寬武裝力量在境外行動和駐扎的條件,增加了“先發制人”的色彩。
日本的國土防御從“前方阻止、洋上擊破”延伸為“領域防御”,在應對周邊事態方面,從“日美聯合作戰”延伸為“日美聯軍作戰”,日本還積極改善國際安保環境,由“海外參與”向“海外展開”延伸。
印度2009年軍費達264億美元,漲幅21%,重在加強海陸空戰略力量建設和對北印度洋的控制。
越南在其2009年12月發表的《越南的國防》白皮書中,明確指出對南沙群島的“主權”“無可爭議”,并將致力于通過國防外交和軍事建設等手段,不斷增加其解決南海爭端的政治和軍事籌碼,以期南海爭端朝著有利于越南的方向發展。
菲律賓也不斷加大軍購力度,擴充其軍事力量。
近海方向面臨的主要安全威脅
海洋的戰略地位和經濟價值日益受到各國的關注,圍繞海洋的競爭也日益激烈。沿海國家紛紛在內政和外交工作中將海洋事務提升到戰略高度來謀劃。中國周邊一些海洋鄰國也不甘落后,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和手段蠶食我海洋國土。此外,中國海防還面臨著非傳統安全威脅。
海洋鄰國不斷培育國民海洋意識,為其海上擴張奠定政治基礎。美國海軍戰略理論家馬漢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指出,民族特性是構成海權的一個重要因素。現階段,周邊國家不斷采取措施強化國民海洋意識,提高海洋的地位作用,為其進行海洋擴張、侵占別國海洋權益爭取國內民眾支持。2009年5月16日、17日的東京港節,日本海上保安廳派出正在服役中的主力測量船之一“明洋”號供游客免費參觀。在橫濱港開港150年的紀念活動中,在每年7月的海洋日期間,日本海上保安廳會以發放手冊、邀請百姓登上海洋巡視船等方式,對國民的海洋安全和海洋意識進行全方位的宣傳教育。韓國也一直注重對國民的海洋教育。2004年初,日本島根縣議會通過了2月22日作為“竹島日”(韓國稱獨島)的決議,韓國舉國行動,對日抗議。韓總統發表告全國國民書譴責日本的野蠻行徑,空軍參謀長親自駕機赴獨島上空巡邏,海洋警察廳增派巡邏船加強對獨島附近海域的戒備,有的人甚至以剁手指、剖腹以及自焚等極端行為,表達對日抗議和誓死捍衛獨島的決心。
周邊國家大力發展海軍力量,打造爭奪海洋權益的武力后盾。近十年來,日本憑借其強大的經濟實力和先進的科技實力,已發展成為事實上的世界軍事大國和軍事技術強國,日本海上自衛隊已建成一支居世界前列的現代化海軍。從配備的裝備上看,日本海上自衛隊的作戰能力已遠遠超出“自衛”的需要,成為名副其實的遠洋進攻艦隊。越南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就制定了“海軍十年發展規劃”,撥出專款用于研制和外購新型的艦艇及其他武器裝備。越南軍方人士稱:“越南計劃在2015年前建成一支現代化海軍,屆時,越南海軍的遠洋護航能力和海上作戰能力,將達到現代化海軍的要求。”2009年12月,越南斥資數十億美元向俄羅斯購買了六艘“基洛”級柴電潛艇和八架S-30MK2殲擊機,此外正考慮購買另12架同型號的戰機。印度、菲律賓及其他一些國家也都在積極向發達國家尋求先進武器,為其爭奪海洋權益打造武力后盾。
周邊鄰國紛紛制定海洋法律,競相進行“藍色圈地”運動。中國的海洋鄰國自20世紀60年代末以來,尤其是在70年代、80年代,已紛紛宣布了200海里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的法律,相繼批準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中國與絕大部分海洋鄰國之間的海域距離都不足400海里,這一自然地理現象客觀上決定了中國或絕大部分海洋鄰國不能擁有200海里的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因此,各海洋鄰國利用國際法律的漏洞及其未來調整期的空隙,紛紛單方面尋找對自己有利的歷史或法律條文作為其依據,并通過國內海洋立法或“不占而宣”或“不宣而占”等手段,不失時機地進行“藍色圈地”,侵占中國的海洋權益,并表現出一種高調的強勢姿態。為獲取對相關海域全面控制的法律依據,日本于2007年4月出臺了《海洋基本法》《海洋建筑物安全地帶設置法》等四部法案。同時,日本還違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有關規定,宣布沖之鳥礁為其領土基線,劃定該礁周圍200海里的專屬經濟區和外大陸架。韓國在“海洋圈地”上也是不遺余力,搶先占有了蘇巖礁,并從民間故事、國際法、地理、歷史等方面積極宣傳其屬于韓國“主權”,希望獲得國際輿論的支持。越南于2009年5月7日提交“外大陸架劃界案”,聲稱對中國的西沙和南沙群島享有主權。菲律賓積極效仿越南,強力推進國內立法。2009年2月17日,菲律賓國會通過《領海基線法案》,將中國的黃巖島和南沙群島部分島礁劃為其“所屬島嶼”。馬來西亞于2009年5月6日與越南聯合向聯合國提交外大陸架部分劃界案,申請區域涉及中國南沙群島。
海上非傳統安全威脅有增無減。近年來,針對中國船只的海盜行為和恐怖事件越來越多。2003年3月20日,中國永豐漁業公司漁船“福遠漁225”號在斯里蘭卡東北部穆萊蒂武海域遭到“猛虎組織”海盜攻擊,船只被擊沉,15名中國船員死亡或失蹤。2003年7月22日,中國中水遠洋漁業有限公司和上海蒂爾遠洋漁業有限公司所屬五艘漁船在也門東部邁赫拉省附近海域作業時,分別遭到不明武裝分子和當地漁民槍擊和搶劫,中國船員1死1傷,船上財物被洗劫一空。現今的索馬里海盜,更是肆無忌憚劫持過往的各國船只,中國已有數艘船只遭到劫持。中國因此派出了艦艇編隊赴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實施護航行動。雖然目前尚沒有海上恐怖組織針對中國本土和軍艦的襲擊事件,但形勢的發展正使我們不斷面臨這種來自海上恐怖活動的威脅。
海防建設須加緊推進
胡錦濤主席指出,我們要把海上軍事斗爭準備放在國家安全戰略和軍事戰略的的突出位置,逐步構建起與維護國家海洋安全和發展利益要求相適應的海上防衛體系。
提升海防地位作用,加強海洋軟實力建設。首先,應增強全民族海洋意識,更新海防觀念。隨著國家利益向海洋方向拓展和國家安全重心向海洋方向轉移,應確立海防是當前國防重心的地位。同時要突破傳統的“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的觀念,樹立“天天建海防,日日用海軍”的時效觀,把海軍的戰爭運用和非戰爭運用有機結合起來。要改變以往只注重防御來自海上侵略的單一防衛功能,牢固樹立集威懾、控制、管理利用和影響于一體的全面保衛海洋國土、海洋權益、海洋資源、海上通道、海洋產業及海洋文化的全新的海防觀,在全社會樹立新的海洋國土觀、海洋權益觀、海洋安全觀及海洋人文觀,提高海洋大國地位觀念和全球戰略觀念。其次,運用和諧文化和特有智慧,科學統籌、合理構建中國特色海洋文化價值觀,使海洋文化各項建設相互滲透、共同發展。重視海洋文化人才隊伍建設,加強海洋文化研究。第三,注重輿論功能的建設和實踐。積極闡述和宣傳中國海洋發展戰略和海防戰略,通過適當提升軍事透明度、聯合軍演、海上合作、幫助發展中國家提升海洋研究和開發能力、承擔與中國國力軍力相適應的國際責任和義務等手段,積極增信釋疑,充分利用國際組織和機制,增強在國際海洋事務方面的發言權和影響力,消除“中國威脅論”等扭曲、限制中國發展的不良輿論。
理順海防管理體制,加強海防力量建設。一是理順海防管理體制,整合海上執法力量。目前,中國的涉海管理體制高度分散,涉及管理部門眾多,海防管理存在軍地交叉、條塊分割、各自為政等問題,形成“群龍鬧海”的局面。海防管理體制不順是制約當前海防建設發展的“瓶頸”,必須把涉海管理體制問題放在國家安全戰略和海防戰略中加以考慮,逐步調整和理順海防管理體制,建立統一的管理機構。世界上許多沿海國家,不論是實行集中類型的海洋管理體制,還是實行半集中或分散類型的管理體制的,大都擁有統一的海上執法力量,在海上由一個機構執法,其職能覆蓋廣泛,戰時常作為海軍的輔助和后備力量。對于中國這樣一個島嶼眾多的海洋大國,在海洋權益面臨嚴峻挑戰的形勢下,建立統一的海洋執法體系是一個必然的趨勢。二是構建海防信息平臺,加強海防力量建設。海防力量建設是海防建設的重點,其中海軍是核心。要形成以海軍部隊為中堅,沿海陸、空軍及海上各執法力量為骨干,海上民兵和沿海地區廣大人民群眾為基礎的海防力量體系。各力量建設應本著便于組織指揮、便于協同作戰、便于聯合處置各類突發事件的原則,下大力改善各海防力量的裝備水平,重點是加快推進海軍現代化進程,加強海防偵觀報知系統的信息化程度和互聯互通的水平,增大海上執法力量的艦船噸位,調整海防部隊的體制編制,盡快形成與維護國家海上安全和不斷拓展的海上利益需求相適應的海防力量體系和斗爭能力。其中海防信息化建設應按照“軍地一體、平戰一體、綜合集成、融合共享”的要求,實行軍地信息系統聯接;狠抓偵觀報知系統的信息融合,提高情報的共享效率;抓好指揮信息系統綜合集成,實施一體化聯合指揮。
制定海防相關法規,健全法律法規制度。法律是維護海上權益,解決海域劃界和各種爭端,進行海防建設及運用的依據。世界海洋大國和中國的周邊國家都在加快立法并尋找對自己有利的國際法條文為自己獲取海洋利益辯護。中國也在積極制定有關法規,于2009年5月11日向聯合國提交了我國關于200海里外大陸架的初步信息,并于2009年12月26日通過了《海島保護法》。但總體而言,中國的海洋立法和相關法律規定還比較滯后,主要是近十年來出臺的涉海部門的行業法規,約束范圍比較單一,系統性和針對性還不強。中國于1992年頒布《領海及毗連區法》,并于1996年宣布大陸領海的部分基線和西沙群島領海基線后,迄今未宣布其他島嶼的領海基線。中國應進一步宣布其他島嶼的領海基線,以明確我有權管轄的海域邊界。《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法》自1998年公布實施以來,迄今未制定相應的配套法規和實施細則。中國應盡快制定和完善諸如大陸架油氣資源開發規則,建筑物設施與結構物安全區域管理辦法,應對外國企業、船舶測量中國管轄海域活動的措施等法律條文,還需盡快制定諸如《海洋基本法》等法律條文作為海洋綱領性文件,為我發展海洋戰略和新時期海防戰略提供法律保障。
推進海軍戰略轉型,增強應對多樣化軍事任務的能力。當前,海軍正積極推進由近海防御向遠海防衛戰略轉型。同時在非傳統安全威脅不斷增多的情況下,海軍還要增強應對多種安全威脅的能力。一是保衛國家海外貿易的安全,保衛從事貿易的商船隊的安全,保衛與國家貿易有關的海域海上交通航線的安全。這是近代海軍誕生以來最基本的使命,也是現代海防中主要的戰略目標。海外交通線是中國的生命線。馬漢認為,海軍對海外貿易的保護作用,在和平時期通過強大海軍的存在及控制海上交通要道的方式達到目的;在面臨威脅時或在戰爭中,則派出武裝的艦隊對商船隊進行全線護航。中國海軍遠赴索馬里護航,是在履行海軍最基本、最傳統的使命任務。隨著中國國家利益的拓展,對外貿易的發展,這樣的任務對中國海軍來說,將會越來越多,越來越重,越來越頻繁。二是強化遠海兵力投送能力。一個國家要能在遠洋空間有效維護自己的國家利益,就要求一旦海外出現危機時,不僅有能力把自己的軍艦派過去,還要有能力把自己的陸戰兵力跨洋越海輸送過去;不僅能輸送過去,還要能安全地接回來。遠海海域兵力投送能力是強國海軍的重要標志,是海軍作為綜合性戰略軍種能力的集中體現,是當前中國海軍提升戰略能力、保衛日益拓展的國家戰略利益的迫切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