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綿綿思念 > 功勛彪炳史冊 風范長存人間 ——紀念張云逸同志誕辰一百二十周年
功勛彪炳史冊 風范長存人間 ——紀念張云逸同志誕辰一百二十周年
作者:軍事科學院 責任編輯:王月紅 來源:《鐵軍》 日期:2014-02-25 瀏覽次數:7832
張云逸同志是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杰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在他誕辰120周年之際,我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深切緬懷他的光輝業績,學習他的思想風范。
對人民軍隊建設卓有建樹
在長期的革命戰爭中,張云逸同志積累了豐富的軍事經驗,對我軍建軍治軍和指揮作戰的理論卓有建樹,為豐富和發展毛澤東軍事思想作出了重要貢獻。
張云逸同志長期擔任軍隊高級領導職務,十分注重建軍治軍。他深諳新舊軍隊的根本區別,始終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注重用無產階級的革命思想灌輸部隊。他認為,黨領導的人民軍隊是執行黨的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必須“絕對服從黨的領導和命令,對黨委的決定,尤其對上級黨委的決定或黨的代表會議的決定,必須堅決執行”,任何人不能以任何借口搞獨立王國,堅決反對無組織無紀律無政府狀態,這是人民軍隊的力量源泉所在和取得勝利的根本保證。抗日戰爭時期,為完成創建鐵的新四軍的歷史任務,他提出在加強政治工作的同時,“必須盡量利用現有的物質與裝備進行建軍工作,這樣才不至于陷入‘好高騖遠’的幻想中。但同時我們又要學習各種新兵器的使用與提高戰略戰術的素養,準備將來自己能有新的裝備并能使用,成為現代的國防軍,又能夠擔負起反攻中主力軍的任務”。在他的領導下,新四軍第二師暨淮南抗日根據地的建設走在了前列。1942年2月,劉少奇在華中局第一次擴大會議上指出:“皖東特別路東根據地的工作,與華中其他各根據地的工作比較,是最好的、最正規的。”
張云逸同志善于從中國革命戰爭的特點和規律出發總結作戰經驗,用以指導戰爭實踐和創新發展軍事理論。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他先后在紅軍總司令部出版的《紅色戰場》上發表《戰斗指揮研究的事項》以及《大戰和小戰以及游擊戰的動作怎樣分別》等文章,對我軍如何組織戰役、戰斗和游擊戰作了理論探討。抗日戰爭時期,他根據毛澤東關于中國抗戰必然要經過戰略防御、戰略相持、戰略反攻三個階段的論斷,提出敵后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方針必須是挺進敵后、戰略防御和戰略反攻的構想。解放戰爭時期,他主張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反對在作戰上平均使用兵力。他胸懷戰爭全局,認為在國民黨軍大舉進攻之下,地區的得失與有生力量之消長成為敵我斗爭的核心,主張先犧牲空間以支持時間,然后再發展空間以支持時間,條件成熟時則與國民黨軍進行戰略決戰。1946年12月,他提出華東我軍先殲滅進攻魯南之敵后再向外發展;1948年5月,又提出贊成粟裕兵團不宜過江、應集中兵力于中原地區打大殲滅戰等意見,被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所重視,體現了他的遠見卓識。
張云逸同志主張大力加強司令部建設,提高參謀人員的業務素質。他長期擔任參謀長和軍事主官,精通參謀業務,深知司令部工作的極端重要性。他認為,“軍隊猶如人,首長是其頭,參謀像是其腦,政治部是其血肉,軍隊(部隊)是其手足”。作為部隊的首腦和作戰指揮機關,司令部的工作直接關系戰爭的成敗。為此,他提出參謀工作的主要任務就是保證軍隊打勝仗,要求參謀人員必須不斷加強學習并精通業務,成為首長指揮作戰的得力助手和智囊團、順風耳、千里眼,并保證部隊通信聯絡的暢通。這些重要思想,對加強部隊各級司令部建設、取得作戰的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
張云逸同志歷來重視人民群眾在戰爭中的作用,主張組織發動廣大群眾參加戰爭。他認為沒有人民群眾的支持,要取得戰爭的勝利是不可能的。抗日戰爭時期,他強調只要取得人民的擁護和支持,日、偽、頑就無法摧毀敵后抗日根據地。他教育部隊要開展擁政愛民運動,“使每個同志懂得軍隊與政府人民的關系,如同人和空氣的關系一樣,人不能脫離空氣,軍隊假若脫離了人民和政府,也就不能生存和發展。我們要愛護群眾如同愛護自己的父母一樣”。解放戰爭時期,他把深入開展人民戰爭視為實現中央提出的“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這一任務的關鍵。除組織領導把地方武裝不斷升級編入野戰軍外,還主張在深入進行土地改革的基礎上,根據義務原則把農村青壯年編成民兵和自衛隊,寓兵于民,然后再動員民兵加入國民后備兵,如前線需要則把國民后備兵集中整訓后補入部隊。他與華東局和華東軍區其他領導同志一起,深入發動群眾,創造了千百萬群眾支前、車輪滾滾上前線的戰爭奇觀。
崇高品德垂范千秋
張云逸同志以其卓越的功勛彪炳史冊,更以其對黨和人民的赤膽忠心樹起了一座垂范千秋的精神豐碑。
張云逸同志具有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對黨無限忠誠。他早年加入中國同盟會,后來又加入中國國民黨。但在反對黑暗、追求光明的斗爭中,他通過觀察、思考和比較,最終認定中國共產黨是唯一能夠肩負起救國救民歷史重任的革命政黨,因而毅然拋棄國民黨優厚的生活待遇,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正如他自己所說:“我入黨時年齡已經很大,在軍中職位不低,薪俸也相當高,我是為了勞動人民大眾的解放才入黨的。”從此,他由一個資產階級民主主義者轉變為自覺的共產主義戰士,投身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無論環境多么險惡,斗爭多么殘酷,道路多么曲折,都對黨忠貞不渝,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張云逸同志顧全大局,具有堅強的黨性原則和組織觀念,堅決維護黨和軍隊的團結。他對創建紅七軍有功,但兩次被調離軍長崗位,都愉快地服從。長征中,他作為中革軍委副總參謀長,奉命擔任軍委縱隊先遣隊司令員,負責收集情報、尋找向導、勘察道路和架橋等任務。對此,張云逸堅決服從,并認為:“什么是大事?部隊過烏江時,毛澤東指示去架橋,架橋便是大事。”之后,他又奉命負責收容隊工作,表現出黨叫干啥就干啥、從不計較個人得失的優秀品質。他長期擔任黨和軍隊的高級領導職務,模范遵守集體領導原則,時刻注意維護黨的權威,從不突出自己。既是一個好“主角”,也是一個好“配角”。當“主角”時,能集思廣益,從善如流;當“配角”時,主動配合,精誠合作。他曾在周恩來、劉少奇、鄧小平、劉伯承、陳毅、葉劍英等同志直接領導下工作,與他們保持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并結下深厚的同志友情。
張云逸同志為人友善,愛護下級,工作兢兢業業,始終把革命事業放在第一位,堪稱共產黨人勤勤懇懇為人民服務的楷模。戰爭年代,他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的為人風度,被同級和下級交口稱譽。陳毅同志呼他為“革命長兄”,說他有“大海容人之量,高山仰止之德”,下級尊他為德高望重的革命長者,都愿意同他說心里話。和平時期,他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毛澤東同志稱之為“模范的共產黨員”。他逝世后,鄧小平同志代表中共中央在悼詞中指出,張云逸同志“勤勤懇懇地為人民服務,為革命事業貢獻了一生”。
張云逸同志廉潔奉公,始終保持艱苦奮斗的政治本色。戰爭年代,他與官兵同甘共苦,一件衣服經常是縫了又縫、補了又補,分給他的食物經常節省下來分給別的同志吃,行軍時常用自己的坐騎幫助年高體弱的同志馱行李。和平時期,他位高不自居,仍然把自己視為普通一兵,要求身邊工作人員考慮一切問題要從國家的利益出發。他在北京的住房年久失修,經常漏雨,但他堅決反對大修,只同意作局部修葺。三年困難時期,他堅持吃粗糧,并將“節約用水,節約用電”的紙條貼在住宅的每個房間。國家經濟形勢好轉后,他教育家人和身邊的工作人員仍然不要忘記注意節約。他堅決反對當官做老爺,從不允許家人搞任何特殊化。
張云逸同志把畢生的精力獻給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為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今天,我們追憶他的光輝一生,就是要學習他不斷追求真理,矢志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斗的堅定信念;學習他顧全大局,維護黨的權威,嚴守紀律的堅強黨性;學習他忠誠于黨和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奉獻精神;學習他廉潔奉公、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紅軍本色。我們要以張云逸同志為榜樣,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學習貫徹胡錦濤關于新形勢下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重要論述,緊緊圍繞國防和軍隊建設主題主線,不斷提高應對多種安全威脅、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的能力,有效履行新世紀新階段我軍歷史使命,為建設一支強大的現代化正規化革命軍隊,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努力奮斗!
(摘自8月19日《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