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聽靜海寺無聲的吶喊
聽靜海寺無聲的吶喊
作者:練紅寧 責任編輯:束華靜 來源:《鐵軍》 日期:2014-03-05 瀏覽次數:7834
雖然今天中國在崛起,中國海軍編隊走向了深藍,護航艦隊護航在亞丁灣,考察船到達南北兩極,中國人已經能夠“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但我們的海防力量還不夠強大,我們還面臨著來自海上的嚴重安全威脅。無論今天,還是將來,我們都不能忘記靜海寺,應常來聽聽它無聲的吶喊,以激發我們華夏兒女強國興邦的歷史使命感。
靜海寺的警世鐘
記得一位教授講過,中國有三大屏障,高原、大漠和大海。世界許多列強近代卻正是借助堅船利炮,突破大海的屏障,從海上打開了侵略中國的大門,使中國一度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歷史是一面鏡子。南京作為中國近代歷史的起始地和終結地,有“一座南京城,半部中華史”之說。在21世紀這個海洋世紀,在世界海上風云不斷,尤其近來在中國東海、南海主權爭端越演越烈的新形勢下,我走進南京靜海寺,來重讀這一段不可忘卻的歷史,聽它無聲的吶喊。
靜海寺坐落在南京下關,與天妃宮、閱江樓、獅子山比鄰,是著名的全國百家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這里曾是鄭和下西洋的紀念寺院,展現了中國歷史上走向遠海大洋壯舉的輝煌;這里又是中國近代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議約地,經歷了歷史的屈辱。這一榮一辱,使靜海寺在中國近代歷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
走進靜海寺,我們強烈地感受到,誰忽視海洋,誰忽視海防,誰就會受到孤立和凌辱。鄭和七下西洋是中國歷史上走向深藍的見證和巔峰,而它的結束也是中國走向衰落的開始,其后400年中國竟然被列強由海上肆無忌憚地入侵,進而淪為被掠奪被奴役的半殖民地。
明朝曾經是全球獨一無二的航海大國,擁有其他國家望塵莫及的遠洋船隊。連西方人李約瑟的《中國科技史》都推崇中國當時的航海遙遙領先于世界。無論搖櫓技術,還是平衡式梯形斜帆、車船(即輪船)等許多技術,中國都早于歐洲幾個世紀。然而中國的強大和先進,并沒能保持下去。
作為最早使用火藥的國度,當元軍遠征日本時,它擁有的火炮使日本人的小戰船根本無法近身。明代鄭和船隊利用指南針和“過洋牽星”技術開辟了最早的橫越印度洋航線。中國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大最好的船只和航海技術,發現新大陸的哥倫布船隊與鄭和船隊相比,只是小巫見大巫。沒曾想,鄭和第七次下西洋成了中國明代航海事業的絕唱,海禁政策此后持續兩百多年,直到隆慶時期才有所放寬。然而,到了清代,滿清王朝出于防漢制夷、打擊反清復明力量的需要,配套施行了空前絕后的閉關鎖國政策,甚至實行了殘酷的沿海遷界。清朝海禁,閉關鎖國,摧毀了中國文化的發展道路,廢棄了明末以來形成的傳統主動海防觀念,扼殺了中國的海洋貿易和國內工商業的發展,導致中國的科技極大落后于西方。這一切,造成了中國18—19世紀的落后屈辱歷史,因而有了1840年起帝國主義的入侵和大量不平等條約的被迫簽訂,中國逐步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
南京條約原件照片
靜海寺復原的南京條約議約談判桌
幾百年里,雖有明末鄭成功艦隊的威猛和清末的洋務運動,但我們總體上是大大地落后了。真正意義上的“軍艦”也是在歐洲首先誕生的。16世紀的外國戰船與中國相比,在噸位、航海性能上,在火炮的數量上,都大大超過中國。
17世紀,海上爭霸時代全面開始。西方造船業和海軍力量不斷發展,中國卻日益落后。1637年,荷蘭擁有了制造排水量高達1500噸、裝有100門大炮、三層甲板的戰艦“海上君主”號的能力。中國與列強實力上的差距導致中國在應付海上入侵時的被動局面,中國的海上大門狼煙四起,沿海的制海權如同破網,西方戰艦隨意來往。鴉片戰爭時期,日本的實力可集中萬余兵力和百艘戰艦來到中國沿海,讓中國沿海“有海無防”。屈辱的悲劇從此一幕幕上演: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浩劫,中日甲午海戰的慘敗,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的血腥……
1840年6月,英帝國主義為保護鴉片走私,對中國發動了侵略戰爭即第一次鴉片戰爭。盡管我沿海愛國軍民給了侵略者迎頭痛擊,但清道光皇帝卻一味求和。英軍為達到逼中國割地、賠款、通商的無理要求,于1842年6月從浙江沿海北犯,相繼攻陷上海吳淞、鎮江,7月27日英軍艦隊駛抵南京江面。8月10日由英國全權公使亨利·璞鼎查和海軍司令巴加率領的萬余名侵略軍,乘坐70余艘艦船,溯長江侵入南京下關儀鳳門外的草鞋峽一帶。英軍兵分兩路,一路占領南京的北大門邁皋橋,一路占領制高點紫金山,在山上架起大炮。隆隆的炮聲劃破了寧靜的江面。璞鼎查采用武力威脅與談判兩手,一面派英國軍人上岸騷擾百姓,搶奪財產,架設大炮,揚言從鐘山攻擊太平門;另一方面又表示可談判解決問題。
在英國侵略者的武力威逼下,道光皇帝委任杭州將軍耆英、乍浦副都統伊里布為欽差大臣,前往南京談判。談判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為8月12日至19日,雙方參加談判的代表級別較低。12日上午,中方代表盛京佐領塔芬布、張喜與陳志剛先赴江邊英艦,與英方馬禮遜、羅伯聃、巴夏禮談判。由于天氣炎熱,船內狹小,雙方轉到靜海寺東配殿談判。連續三日雙方議約四次。第二階段為8月20日至29日,中英雙方進行了高一級的談判。8月29日,耆英、牛鑒等登上停在下關江面的英軍“康華麗”號軍艦,在割地賠款、喪權辱國的中英《南京條約》上簽字。條約規定將香港割讓給英國,中國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口岸,賠款2100萬兩白銀。9月6日,道光皇帝批準了這個條約。美麗的香港從此離開了祖國的懷抱。1843年,英國又強迫清政府簽訂了《南京條約》的附件。英國從中又取得了在中國建立租界的權利和“領事裁判權”,以及片面“最惠國待遇”。《南京條約》這一由外國侵略者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嚴重損害了中國的獨立和主權,為世界列強奴役中國打開了門戶。
《南京條約》史料陳列館里,一張張照片是血淚的控訴,一件件實物是恥辱的記錄。從條約簽字的照片到全文陳列的《南京條約》,從中國1842年至1949年期間被迫與侵略者簽訂的1050多個不平等條約,到“百年滄桑國恥毋忘”的警語,讓人穿越百年時空,看到中華民族的屈辱里程。依據《撫夷日記》《締約日記》《在華作戰記》等當時記錄談判的原始資料,靜海寺購置與仿制了一組晚清的家具,按史料的記載將議約場景部分復原,并配以當時參與《南京條約》談判的英國士兵所繪圖畫一組,布展于遺址之上,以永遠警示后人。
“落后就要挨打,強盛才能興邦”,這句話應當成為鼓舞中華民族崛起的警言!
作為歷史的見證者和守望者,靜海寺給世人留下了無盡的追憶與永遠的沉思。
在靜海寺,“弱國無外交”、“落后會挨打”的歷史教訓深深擊打著每個中國人的心。數百年來,靜海寺歷經滄桑,幾毀幾修。1937年日軍占領南京期間一場大火將寺廟幾乎燒光,偌大的靜海寺僅存偏殿六間。1987年,南京市在舊址復建了628平方米的仿明建筑“古靜海寺舊址”。
現在史料陳列館大門前鐘樓上陳列的是青銅警世鐘,其造型沉穩端莊,色澤古樸,重3.5噸,主體高度為1.842米,象征香港于1842年被英國割占;鐘的頂端為一高7.1厘米的“火球”,象征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歸祖國。鐘的背面鐫有千古訓條“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它上面所刻的紀念銘文,生動地記敘了中華民族由國力衰弱、香港被割到奮起抗爭、國力增強,直至香港終于回歸祖國155年來的滄桑歷史。
1997年6月30日夜,香港回歸祖國的前夕,南京各界代表聚集于警世鐘前,靜候那個歷史時刻的到來。7月1日,零點鐘聲響起,人群沸騰。155下鐘聲,象征155年后香港終于重回祖國母親懷抱,沉渾的鐘聲穿越了時光的隧道,為中華民族洗清了那蒙受百年的恥辱。“香港回來了!”緘默已久的靜海寺終于走完了屈辱的歷程,也終于喊出了那積蓄已久的炎黃子孫的心聲。當年96歲高齡的中國女外交家袁曉園為靜海寺的警世鐘題寫了一副對聯——“鳴鐘堪警世,知恥足興邦”。老人寫出了“警世鐘”振聾發聵的深刻內涵。
中國的國土面積,除了常說的960萬平方公里陸地面積之外,還有300萬平方公里海洋國土。中國海岸線總長度3.2萬公里,其中大陸海岸線1.8萬公里,島嶼海岸線1.4萬公里。中國是個陸地大國,又是個海洋大國,但不是海洋強國。
雖然今天中國在崛起,中國海軍編隊走向了深藍,護航艦隊護航在亞丁灣,考察船到達南北兩極,中國人已經能夠“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但我們的海防力量還不夠強大,我們還面臨著來自海上的嚴重安全威脅。
無論今天,還是將來,我們都不能忘記靜海寺,應常來聽聽它無聲的吶喊,以激發我們華夏兒女強國興邦的歷史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