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崢嶸歲月 > 彭雪楓師長的三座豐碑
彭雪楓師長的三座豐碑
作者:許桂林 責任編輯:束華靜 來源:《鐵軍》 日期:2014-03-07 瀏覽次數:7828
從河南省的鎮平縣往南去,就到了新四軍第四師師長彭雪楓的七里莊故居了。
從鎮平縣七里莊到渦陽縣的新興集,再到永城縣的書案店,一直到將軍的殉國處夏邑縣,筆者所到之處,感受到的不僅是師長叱咤疆場的英雄偉業,更多的是將軍生前和人民群眾的魚水深情。
1939年春,永城書案店民眾就自發為彭雪楓立碑,送萬民傘、千人旗,頌揚新四軍抗擊日寇、為民眾造福、流血犧牲的功績。
1939年12月29日,新興集(今屬渦陽縣)的老百姓敲鑼打鼓,把一塊“彭公雪楓德政碑”送到彭雪楓的游擊支隊司令部,并在新興集的北門內舉行了立碑典禮。
原來,豫皖地區的老百姓世世代代深受水患之苦,而彭雪楓師長和他率領的新四軍四師當時駐扎的新興集,就是一個在歷史上飽受水患的澤中之國。
新興集舊稱“龍奶廟”,四周地勢低洼,每到夏秋,一片汪洋,因此又叫李家湖。湖東西長30余里,南北寬20余里。老百姓多少年來吃夠了澇災的苦,雖修了一所“龍奶廟”,也未能“賜福避禍”。1939年夏秋,陰雨連綿,新興集周圍又是一片汪洋,民眾苦不堪言。彭雪楓率領新四軍游擊支隊進駐新興集后,看到民眾受到的災難,十分焦急,下決心要為群眾排憂解難。
盡管當時戰事緊張,工作繁忙,但彭雪楓總是擠出時間,四處奔走,察看地形,并派曾在大學學過土木工程的政治部干部洪波與幾位老鄉一起實地勘測,證明只要在李家湖南邊的嶺子溝破嶺開溝,導水入淝,即能根治水害。但是在歷史上,長嶺以北的群眾要在長嶺挖溝排水,嶺南的人堅決反對,為這事,嶺南、嶺北打了多年官司,甚至發生械斗。
彭雪楓認為,挖溝排水對嶺北人民有利,對嶺南人民也并無害處,更何況“四海一體,唇齒攸關”呢!于是他決定,先從動員嶺南群眾著手,做好思想工作,講清利害,解除顧慮。動工那天,四方群眾一大早就來到新興集,同部隊指戰員一起,集中在北操場上。猶如組織一次重大戰役,彭雪楓作了動員,要求部隊指戰員像作戰一樣,不怕苦,不怕累,和群眾一起消滅水患!當新興集軍民開到工地的時候,嶺南的一些群眾也帶著工具跑來參戰。在工程進行中,彭雪楓經常抽出時間,同大家一起勞動。經過一個星期的奮戰,一條幾十里長的排水溝終于挖好了。
工程告竣后,新興集群眾“公請司令題名”,彭雪楓遂借“新興集,新四軍之意”,將溝“命名為‘新新溝’”。這樣,這條“新新溝”就成了軍民團結的象征。新興集人民群眾在歡騰之余,選擇了他們認為最崇高、最隆重的形式,自動發起,自愿捐款,立了一個“德政碑”,來表達他們的感激之情。這座碑,寬數尺,高丈余,碑心鐫刻陸軍第十八集團軍總司令部參謀處長兼陸軍新編第四軍游擊支隊司令彭雪楓德政碑字樣。
1940年新春剛過,彭雪楓又帶領永城軍民在李寨修了一條長達10多華里的排水溝,使永南積水從李寨流出,經房關莊、紀莊、老楊莊、西母豬溝等地,匯入“新新溝”,流入淝河。李寨貧苦農民感謝新四軍為民興利除害,給這條溝起名叫“新四溝”,并在溝首立碑紀念。后來,永、渦人民群眾把“新新溝”和“新四溝”合稱為“雪楓溝”,借以表示對彭雪楓的永恒紀念。
后來,書案店的“彭公雪楓德政碑”和李寨的“新四溝紀念碑”,一起毀于1941年春國民黨頑軍進攻豫皖蘇時的反共戰火。盡管石碑無存,渦陽縣新興集“彭公雪楓德政碑”碑身斷裂,彈痕斑斑,但樹在人民心中的師長豐碑,卻是永遠摧毀不了的!當年人民群眾將這斷裂的碑視為家珍,分別藏匿,直至解放。1955年7月,新興集政府決定重新修復“彭公雪楓德政碑”,并新建碑樓一座,將碑重新立在新興集大街東頭路旁,上刻“永垂不朽”四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