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21世紀是海洋世紀
21世紀是海洋世紀
作者:徐紅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14-03-20 瀏覽次數:7832
編者按建設海洋強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八大作出了建設海洋強國的重大部署。中國新四軍和華中抗日根據地研究會海洋與國防教育委員會為宣傳這一重大部署,推進全民海洋教育,正在組織相關專家學者編寫《海洋知識普及讀本》。本刊從本期起陸續編發部分成稿篇目,以饗讀者。
在20世紀50年代末,毛澤東登廬山時曾吟過“冷眼向洋看世界”的詩句,說的是要冷靜觀察世界風云變幻,冷眼面對西方勢力反華叫囂。半個多世紀后的今天,我們則要化用毛澤東這一名句,改說“熱眼向洋看世界”了。
21世紀是海洋世紀。我們必須在全民教育中形成“海洋熱”,以一種熱切的眼光面對海洋,以一片熱心開發海洋,以一腔熱血保衛海洋,使我國在新世紀早日自立于世界海洋強國之林。
使21世紀成為海洋世紀,是世界各主要國家的共識和積極行動。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通過的《21世紀議程》指出,海洋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統的一個基本組成部分,也是一種有助于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寶貴財富。1994年11月生效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把世界海洋的開發與管理引入一個新的時代,為海洋世紀的到來拉開了序幕。1994年12月,聯合國通過決議,宣布1998年為“國際海洋年”,此后每年的6月8日,定為“世界海洋日”。2001年5月,聯合國締約國文件更是明確指出:“21世紀是海洋世紀”。世界各國都把維護國家海洋權益、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環境列為本國的重大發展戰略。1996年,我國也制定了《中國海洋21世紀議程》,闡明了海洋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對策和主要行動領域,涉及海洋各領域的可持續開發利用、海洋綜合管理、海洋環境保護、海洋防災減災、國際海洋事務以及公眾參與等內容,分析了現狀和問題、提出了趨勢展望等,成為我國海洋可持續開發利用的政策指南。
使21世紀成為海洋世紀,是因為海洋乃新世紀人類社會賴以發展新的資源空間。海洋是儲量最大取之不竭的聚寶盆,是支持人類持續發展的寶貴財富,海洋經濟將成為21世紀世界經濟發展的新支柱。有資料表明,海洋是天然蛋白質倉庫,擁有海洋生物20多萬種,海洋為人類提供的食物的能力要比陸上全部耕地所提供的食物多1000倍。每一立方千米海水中含有3000萬噸鹽,而海水淡化又是可持續開發淡水資源的重要手段。海洋能總可用量在30億千瓦以上。海洋石油和天然氣預測儲量有1.4萬億噸。廣闊的海洋沉積盆地儲油1500多億噸,占全球總儲量的70%以上,天然氣140億立方米。洋底還富集了大量多金屬結核、富鈷鐵錳結殼、熱液硫化物等陸地戰略性替代礦產。在水深大于300米的大陸邊緣海底與永久凍土帶沉積物中,有天然氣水合物成藏,估計資源量相當于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氣總儲量的兩倍多。據統計,世界上距海洋100公里以內的地區,大約集中了全世界60%以上的人口。目前,全世界每天有3600人移向沿海地區。聯合國《21世紀議程》估計,到2020年全世界沿海地區的人口將達到人口總數的75%。世界貿易總值70%以上來自海運。全世界旅游收入1/3也依賴海洋。隨著陸地資源的進一步減少甚至枯竭,沿海地區在人類活動中的作用和地位將更加突出。目前,國際社會對陸地空間的分割已基本完畢,人類遇到了資源短缺、人口膨脹與環境惡化三大難題。一些重要陸上礦產資源瀕臨枯竭或嚴重不足,全球有近20%的城市缺水,世界總人口已經突破60億,其中貧困人口竟達13億,約有8億人缺糧,而環境污染、生態惡化已相當嚴重,除南極洲大陸外,地球上沒有遭到污染的“凈土”很難尋覓。于是,各國紛紛把目光和精力轉向海洋。海洋勢必成為沿海國家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新的機遇和新的空間,對全人類來講,海洋則是生存與發展最后的地球空間。甚至有人提出,未來文明的出路在于海洋。
使21世紀成為海洋世紀,是因為人類已經更加提高了海洋開發能力。如果說,千百年來,人類對海洋的認識和利用一直局限在“通舟楫、興漁鹽”的層面上。那么,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則把人類對海洋的開發利用推進到一個嶄新的歷史時期。尤其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世界經濟一體化潮流的推動下,海洋高科技在海洋石油、天然氣和其他礦產開采、海水養殖、海水淡化、海洋交通運輸、海水綜合利用、海洋能利用、海洋空間利用和海洋工程等領域迅速發展,已然成為不斷發展和擴大的海洋產業群和海洋經濟支柱的推動力量。進入21世紀,基礎海洋科學、應用海洋科學、海洋高新技術將不斷取得重大發展,并正在形成包括研究生命起源、地球起源、全球氣候變化規律等在內的“海洋大科學”。海洋科學的研究領域將進一步拓展。人類將在深海基因、深海礦物開發、深海空間利用等方面取得進展和突破。海洋高新技術的開發和運用,將使人類21世紀全面開發利用海洋的理想變成現實。
使21世紀成為海洋世紀,是世界許多海洋強國激烈競爭促成的。早在16世紀末,在“誰統治了海洋,誰就能控制世界”這一觀念的驅使下,英國走上了海洋擴張的道路,并一度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日不落”國家。100多年前,世界著名的海權理論創始人美國的馬漢曾指出:“所有帝國的興衰,決定性的因素在于是否控制了海洋。”環顧全球,圍繞海洋劃界和島嶼主權歸屬而引起的國際爭端甚至武裝沖突,此起彼伏,從未停止,愈演愈烈。舉例來說,沖之鳥礁是距日本本州以南約1700公里的太平洋上的一個珊瑚礁,漲潮前有5塊巖石露出水面,漲潮時只有兩塊巖石露于海面之上,面積僅有2.6平方米。日本卻花費幾百億日元實施筑堤加固、設置氣象觀測裝置等“救礁計劃”,妄圖變礁為島。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有關規定,只要保住這一“方寸之地”不沉沒,日本就能擁有其周圍43萬平方公里的專屬海域,這比日本本土面積37.7萬平方公里還要多出5萬多平方公里!可見,世界上對海洋的爭奪和控制,已經到了寸海不讓的地步。21世紀究竟是誰的海洋世紀,還要看在激烈競爭中誰能立于不敗之地。我們相信,中華民族已經站立起來,醒悟過來,那種由于觀念落后、行動緩慢而在競爭中陷于被動的歷史錯誤,在新世紀決不會再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