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孤島百天
孤島百天
作者:周永章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14-03-25 瀏覽次數:7827
在浙江舟山群島新區北面的嵊泗縣灘滸島上,最近新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由舟山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建議、浙江省委原書記薛駒題寫碑名的“孤島百天紀念碑”落成。紀念碑立在一個新建的石制涼亭里。涼亭設有石凳,以便來瞻仰或路過的漁民群眾休息。設置石凳,是東海游擊總隊(下文簡稱“東總”)老戰士特意提出的,為的是感謝島上的漁民群眾當年對“東總”的支持和幫助。
接受任務后,29名“東總”勇士面對大海莊嚴宣誓:我們是東海的兒子,決心在東海堅持到底,餓死、凍死也決不投降!
9月中旬,這支隊伍轉移到了灘滸島。
灘滸島是個偏遠小島,面積僅0.5平方公里,有六十來戶人家。島上曾有新四軍游擊隊活動過,群眾基礎較好。這個島還是國民黨當局“三不管”地區(曾屬江蘇南匯管轄,當時屬浙江鎮海縣管轄,其實是南匯、鎮海、舟山定海都不管)。但“東總”29名指戰員全在這個島上,目標太大,容易被國民黨軍發現。于是,余力行把隊伍分成三組。其中一組留在灘滸島,另兩組各配一挺輕機槍,分別到附近的白山、黃盤兩個小島上隱蔽活動。
就在這時,國民黨軍的“逐島清剿”又出了新花樣,即對各島實行糧食、火柴等物資的封鎖。黃盤島面積比灘滸島還要小,島上只有一位60多歲的阿夢老人。在老人的幫助下,戰士們用茅草、石塊和泥土蓋起一個簡易住所。島上無淡水,戰士們就接巖縫中滲出的水滴;沒有糧食,就撿海螺、鏟牡蠣、捉石蟹、捕涂鰻和煮蘆草葉充饑。由于久吃半生不熟的海貨和沒油鹽的蘆草葉,多數戰士得了浮腫病。看到戰士們病倒了,阿楚老人拿出女兒留給他過年的兩斗大米,每天煮粥給病號吃。
秀山島林小娥老大娘把“東總”轉移時留下的糧食和彈藥藏在家中的墻壁縫中。國民黨軍把林大娘作為重點懷疑人員抓去審問,吊打、坐老虎凳、灌辣椒水……用盡種種酷刑,但老人寧死不承認替“東總”藏著糧食。國民黨軍找不出證據,只好放老人回家。林大娘讓女兒小菊和杏珠乘天黑躲過敵人的“眼線”,把藏的糧食和子彈送到前來接應的指戰員手中,同時安排女婿章小才去幫助起錨。
面對國民黨軍的“逐島清剿”,指戰員們憑著機智和勇敢,在漁民群眾的幫助下,巧妙地同對方捉起了“迷藏”,往往是對方前腳離開這個島,他們后腳就到那個島去活動。在小洋山島,余力行帶領七名戰士來到統戰對象張竹生家中,動員他送了400發子彈。
9月21日深夜,余力行帶著戰士沈長隆等人,在灘滸島漁民鮑阿洞的協助下,裝扮成漁民,劃著一只豆殼船(一種很小的舢板,形似豆莢殼,漁民稱為豆殼船),從白山島執行任務返回途中,海面上忽然升起濃霧。當小船快到灘滸島時,已是次日早晨。太陽升起來了,濃霧漸漸散去。他們突然發現前面不到一百米的海面上有艘掛著“青天白日”旗的國民黨兵艦,此時艦上的哨兵也發現了他們這只小船。
“喂,小船快靠過來,不過來,我們要開槍開炮啦——”
艦上的哨兵高叫著。
說時遲,那時快,在沈長隆等人的掩護下,余力行把手槍快速藏到船上的柴捆中,然后縱身跳入海中游到了一個凸出海面的巖石下藏起來。為了保護海水中的余力行,豆殼船慢慢向兵艦靠攏。
國民黨軍士兵跳上小船,用刺刀對著戰士沈長隆的胸膛,高吼道:“干什么的,從哪里來?”
沈長隆假裝害怕地回答:“阿拉是灘滸人,剛從對面小島砍柴回來。”
士兵用刺刀向柴捆戳了幾下,突然發出“咚”的響聲。士兵一邊抓起沈長隆披在身上的破棉衣,吼叫道:“柴里藏著什么?”
鮑阿洞忙說:“老總,這是儂槍使勁捅,柴觸到船板的聲音。”
士兵正準備仔細搜查柴捆,突然發現沈長隆的破棉襖里露出的一張紙片。
“這是什么?快說!”
面對盤問,沈長隆一口咬定:“花綠紙,在山上砍柴時撿的。阿拉不識字,見它好看,就帶回家糊窗戶。”
士兵從他破棉襖搜出的紙,實際是一張東海地圖。他們如獲至寶,把沈長隆押到兵艦上繼續審問。
不久,豆殼船回到了灘滸。島上群眾聽說國民黨軍艦抓了人,心想一定是“東總”的,救人要緊!沈長隆的干娘、柴亞世的阿娘(奶奶)當即拉著孫子哭喊著趕到沙灘去要人,后面跟著一大群男女老少。另一邊,大家湊了點“慰問品”,由保長徐去信等人搖小船到兵艦上去營救沈長隆。
國民黨軍官指著捆綁著的沈長隆問:“他是你們灘滸島的人嗎?”
徐云信說:“老總,他確實是灘滸的漁民,剛從對面島上砍柴回來。阿拉是保長,擔保他是好人。他娘和兒子都等在沙灘上呢,讓阿拉把他帶回去吧!”
國民黨軍官向沙灘望了望,沙灘上確有一大群老百姓在哭喊,當即派了幾個兵上島調查。七歲的柴亞世哭著向他們要“阿爸”。島上百姓眾口一詞:軍艦上抓的人是柴大娘兒子!
國民黨兵臨走前,順手把島上群眾準備辦喜事的一頭200多斤重的肥豬搶上兵艦。
他們有些不甘心,要試試沈長隆是否真正的漁民。于是,兩個兵押著沈長隆下到小船,叫他搖櫓看看。
沈長隆當即熟練地搖起櫓來,一點看不出破綻。在徐云信等人的極力擔保下,國民黨軍終于同意放人。
看兵艦駛遠了,沈長隆帶人連忙將藏在島嘴巖石下已在海水浸泡了四個多小時的余力行救上岸。
一天中午,堅守在灘滸島上的潘忠相等四位戰士幫群眾干活回來正在擦槍,突然,國民黨軍分乘四艘炮艇上島搜捕。徐云信得知這一消息后,又一次冒著生命危險,把四名戰士藏到島上的一個隱蔽的巖洞里。來不及轉移的另外三名指戰員也在島上漁民群眾的掩護下,躲過了搜捕。
在國民黨軍的包圍搜捕和斷糧斷水等極其困苦的情況下,指戰員們依靠群眾在島上堅守了三個多月,不僅有效地牽制了國民黨軍一萬多兵力,粉碎了他們“逐島清剿”企圖,而且配合了“東總”主力部隊轉移和正面戰場進攻。
百天后,上級終于與堅守在灘滸等小島的勇士們取得了聯系,并派人來接應他們。
“東總勇士志氣高,為了人民把家拋……”1948年12月底的一天,在灘滸等小島上堅持戰斗一百天的“東總”勇士唱著自編的歌,乘著帆船,奔赴寧波四明山根據地去接受新的戰斗任務。
現任舟山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副會長的潘忠相老人回憶起65年前堅守“孤島百天”的往事,無比動情地說:“海島人民是我們的靠山,軍民血肉相連永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