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崢嶸歲月 > 萬海峰上將二三事
萬海峰上將二三事
作者:徐將潤 責任編輯:王月紅 來源:《鐵軍》 日期:2014-04-04 瀏覽次數:7835
萬海峰
萬海峰13歲從一個放牛娃加入紅軍,參加了鄂豫皖蘇區艱苦卓絕的三年游擊戰爭,以后轉戰大江南北,參加著名的圍攻泰州城,奇襲靖江城等打擊日偽軍清鄉、掃蕩的艱苦戰斗,為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貢獻。在解放戰爭中,他幾乎參加了華東戰場的每一個重大戰役,以后又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對萬海峰上將的功績,不是一兩篇文章能說清楚的。這里,就他善于團結同志,關心干部,堅持黨的干部政策,談點我的切身感受。
悉心愛護老干部
1968年4月,萬海峰受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的委托,以軍代表的身份進駐內務部(民政部前身)執行“三支兩軍”任務。當時,“打倒一切”的極左思潮登峰造極,派性惡性膨脹,內務部陷入癱瘓狀態。部里的造反派要堅決打倒內務部的“頭號走資派”部長曾山。無休止地批斗,使這位堅強的革命老人度日如年。
萬海峰知道曾山是在華中艱苦險惡的條件下從事根據地建設和戰爭保障工作的老革命。經過調查了解,他認為曾山忠于黨、忠于革命的本質未變。因此,他以堅定的政治立場和很高的政策水平,對大量的“揭發檢舉”材料進行查核甄別,澄清事實真相,并耐心細致地對群眾做好團結教育工作,最終在內務部取得共識。以后,曾山全票當選為內務部“九大”代表。
周恩來總理對萬海峰在內務部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很高的評價:“曾山是當年江西蘇維埃的第一任主席,這樣的老同志理該為九大代表,你們的工作做得好!”并號召中央各機關向內務部學習,做好各派群眾的工作。
曾山夫人鄧六金大姐曾深情地說:“如果沒有萬海峰軍代表從政治上、生活上的悉心關懷和照顧,曾老是很難捱過那段艱難歲月的。”
對干部正派公道
1975年秋,萬海峰受北京軍區黨委的委派,處理由總后勤部移交北京軍區的總后太原辦事處撤銷后的干部安置工作。辦事處有干部千余名,在“文革”中成了打派仗的“重災區”,陷入嚴重的對立。
萬海峰率領北京軍區機關工作組進駐“太辦”后,為取得陷入派性的群眾的信任和支持,唯一可靠的途徑是秉公辦事。干部安置,他堅持一律以德才為準則,一視同仁,堅決排除一切派性干擾。經過一系列艱苦細致的工作,終于把這個“老大難”單位的千余名干部安排妥當,并避免了后遺癥。
萬海峰一貫關心、愛護老干部。在北京軍區、成都軍區工作時,都把做好老干部工作當作自己一份重要職責,他積極為退下來的老同志排憂解難。
每次下部隊,所到之處,他都要親自走訪駐地的老干部,一些資深或貢獻較大的干部患病,他都要親自或委托身邊工作人員去探視、慰問。他多次調查了解老干部工作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先后多次向軍委、總部寫出專題報告,反映老干部的實際困難并提出解決的辦法。許多意見和建議都得到了軍委、總部的采納。
在成都軍區工作八年,萬海峰足跡踏遍云、貴、川、藏邊遠地區的山山水水,為廣大官兵送去溫暖,為基層單位排憂解難。他深入實際,關心人、辦實事、求實效的優良作風和無限深情,為部隊干部戰士所稱贊。
只要他途經西南、華東、華北各地,總是把探視、慰問當地干休所和分散安置的老干部當作一項必不可少的內容。前些年,萬政委與夫人趙政到上海、南京、鎮江等南方各地看望北京軍區、二十四軍的老干部和遺屬。這些老同志和遺屬對萬海峰和趙政的到來都表示熱烈歡迎;萬海峰夫婦離開時,很多人熱淚盈眶、依依不舍。
萬海峰上將1990年離休后,仍然把走訪老戰友、老部屬這個“老傳統”堅持下來。有人做過統計,他離休后,先后在蘇、浙、皖、豫、閩等地看望了五六百位老同志,特別是老干部的遺孀遺屬及子女。
古人有言曰:“殘月色不改,高賢德常新”。一個高尚的人,始終會發揚優良的道德情操。
(作者系北京軍區司令部原四部、通信部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