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懷念抗大
懷念抗大
作者:丁健 責任編輯:束華靜 來源:《鐵軍》 日期:2014-04-09 瀏覽次數:7832
那是激情亢奮的年代。抗大,許許多多純潔心靈碰撞在一起,結成一個完美的集體;抗大,培育千千萬萬優秀兒女投身到抗日的洪流。
1943年我從敵占區到華中豫皖蘇根據地,進江淮大學,一年后到抗大四分校報到。我坐在散發著桐油氣味的木船上,望著藍天飄動的白云,迎著拂面的和風,感到無比激動!因為,我將要成為一名新四軍戰士,投身到抗日洪流,開始我新的人生征程。
抗大四分校是華中抗日根據地最早成立的抗大分校,駐地在江蘇淮寶縣曹王莊。那是一個很大的村莊,被稠密濃郁的綠樹環抱,一條小河由東及西,河水緩緩流淌,一群鴨子在水面悠閑游蕩,河的兩邊綠樹成蔭。農戶的谷場曬著秋收的莊稼,玉米、辣椒、綠豆、芝麻,編織成一幅幅彩色圖畫,這里呈現出根據地豐衣足食的和美景象。
校部和政治部散落在茅草屋里,這些房屋沒有門窗,門板取下作床鋪,窗子是墻上挖的一個洞。冬天,用蘆葦編成窗格代替木框,粘上油光紙代替玻璃,貼在窗洞上,四周糊上泥巴以抵御寒風侵襲。校領導也住在這種土屋里,穿同樣的衣服,吃同樣的大鍋飯,官兵平等,同甘共苦。彭雪楓師長兼任校長,副校長是陳銳霆。我被分配擔任校直文化教員,我的學生是八大員:警衛員、通信員、電話員、司號員、理發員、炊事員、飼養員、運輸員,共有六七十人。他們年齡小的只有十二三歲,天真稚氣,寬大的軍裝蓋過膝蓋。炊事班、飼養班的老兵,有的已40多歲,胡子拉碴。但多數是二十上下的小伙子,一張張紅撲撲的臉,明亮的眼睛充滿期望。他們威風凜凜,軍紀嚴格,人人配有鋼筆,是槍支以外的第二武器,是用微薄的津貼費積攢下來購買的。從此,我開始與他們共同戰斗、學習和勞動的生活。
晨光曦微,軍號響起,我們在薄霧彌漫的麥場進行早操,戰士們背著步槍,挎著子彈袋,一個個精神抖擻,步伐整齊,一邊跑步一邊喊:“抗戰到底,打敗日帝!”“一二三四,努力學習,奮勇殺敵!”口號聲在林間樹梢回蕩。
早操完畢,集體高唱抗大校歌:“黃河之濱集合著一群中華民族優秀的子孫,人類解放,救國的責任,全靠我們自己來擔任。”雄壯的歌聲,激蕩著每一顆心。抗大精神是博大的中華民族的精神,激勵我們去追求民族獨立,民主、自由、解放的理想。
春夏秋三季我們的課堂在室外樹林里,門板當黑板,背包當座椅,大地當紙,樹枝當筆。學員分為掃盲班和初級班。掃盲班從人、口、刀、手、尺學起,學會500個生字,能夠造句,寫簡單日記,粗讀師部出版的《拂曉報》就可摘帽升級。初級班學習師部統一編印的課本,要求寫日記、家信,做作文,正確使用標點符號。后來,學校從洪澤湖東搬到湖西泗洪縣張塘村,平原地區冬天很冷,我們在室內上課,室外呼嘯著西北風,戰士們坐在統鋪上,用三斤重的棉被蓋在腿上御寒。房屋簡陋,但很整潔。土墻上掛著兩張大地圖,一張國內戰場形勢圖,另一張是蘇德戰場形勢圖。地圖上插著紅白小旗,紅旗是我方,白旗是敵方,戰爭態勢一目了然。除上文化課外,教員還要教唱歌,我教過學員唱《游擊隊歌》《青年隊長朱總司令》《保衛我們的豐衣足食》《打個勝仗哈哈哈》等革命歌曲。
我們借老鄉家的一間屋子做俱樂部,學員們作了精心布置,把蘆葦編成小格,采集松枝綴在上面,掛在屋頂成為綠色天花板,非常漂亮并發出陣陣清香。我們在這里出墻報,教唱歌,搞文娛活動,還在這里舉辦成績展覽會。有學員們的學習成績,有書法、日記、作文、家信等。把每個人的進步展示出來,對學員是極大鼓舞,個個興高采烈。
除上課外,我們還參加勞動,主要是到洪澤湖邊割蘆葦,為伙房提供燃料。從張塘到洪澤湖邊來回二三十里,割蘆葦勞動強度很大,蘆葦高大稠密,像屏障一樣把湖邊圍住,湖水齊膝,泥土粘滑,加上螞蝗、蚊蟲的騷擾,十分艱苦。在這方面,我就要拜學生為師。他們技術熟練、動作敏捷,鐮刀在手、左右開弓,很快就完成了任務。割下的蘆葦捆好架在肩上扛回部隊,一捆蘆葦有幾十斤重,戰士們負重若輕,令我佩服不已!
戰士中有打草鞋的,草鞋五顏六色,非常時髦,彭雪楓、張愛萍首長也都穿這種草鞋。為此,我把從敵占區帶來的一件藍布旗袍和一件毛衣作為材料,戰士用兩天空余時間為我打出一雙草鞋。我把旗袍的另一半做了筆記本的封面。那時每月發一張三分錢的油光紙,把它裁成32開,用馬糞紙包上藍布為封面,做成小筆記本,可以裝進軍裝口袋。
淮北貧瘠干旱,水源少,一個村莊一口井,井深七八米,替房東擔水是群眾工作的重要內容。我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我的學生教我擔水,先是兩人抬一桶,慢慢的一個人擔。開始時我步履蹣跚,慢慢可以駕馭自如了。始料未及的是,這套本領后來居然還派上了用場。“文革”期間我在中央教育部干校四年多,干繁重的養豬勞動,每日肩挑十余擔,應付自如。
日本投降后,抗大四分校進駐淮安,學校重新調整,抗大四分校與蘇中公學、華中隨營學校合并為雪楓大學。此后,我再未見到我的學生們。幾十年來我難以忘懷對他們的思念,小伙子們在哪里?如果健在也都過古稀之年了,他們之中有沒有在戰爭中犧牲?相信大多數人在全國解放后,像種子一樣在祖國各地開花、生根、結果。
我為他們深深地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