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將帥傳奇 > 碧血丹心寫春秋——記后勤學院原副政委、開國中將李雪三
碧血丹心寫春秋——記后勤學院原副政委、開國中將李雪三
作者:黃進琪 責任編輯:束華靜 來源:《鐵軍》 日期:2014-05-05 瀏覽次數:7838
1963年毛澤東接見參加全軍后勤工作會議的代表,與李雪三親切握手交談
國家建材局機關黨委原書記柏曼卿老人,是后勤學院原副政委李雪三將軍的夫人。
走進柏老窗明幾凈的客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1963年毛澤東主席接見全軍后勤工作會議全體代表時,與李雪三親切握手交談的大幅照片。
84歲高齡的柏老精神矍鑠,思維敏捷,聲音洪亮,仍充滿著朝氣和活力。她動情地說:“我和雪三是在戰火紛飛的東北前線相識、爾后結成終身伴侶的。我們相知相愛、同甘共苦、恩愛相處了45年。他的音容笑貌,以及他過去的一切,在我殷殷的思念中,仍恍如昨天。”
立志報國寧都暴動舉義旗
李雪三,1910年10月14日出生在河南焦作市修武縣周流村一個農民家庭。從小好學上進,記憶力超強。13歲高小畢業,以優異成績考入焦作中學。后因軍閥混戰,學校被迫停課。但他并沒有停止學習,不時向老師借閱名著研讀,可謂博覽群書,為日后從事革命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中國革命處于低潮。李雪三受在舊軍隊任軍官但思想進步的三叔父鼓勵,報考馮玉祥將軍在開封創辦的西北軍軍官學校。入校后,他學習頑強,訓練刻苦,思想活躍,射擊、刺殺、投彈、格斗、戰術等各科成績優異,畢業后被任命為排長。馮玉祥與閻錫山聯合反蔣的中原大戰失敗后,李雪三所在的部隊改編為國民黨第二十六路軍,派往江西“剿共”。一路上,他看到紅軍“打土豪分田地”等標語、官兵平等和軍民魚水深情的場面,萌生了投奔紅軍的強烈愿望。
九一八事變后,在全國反蔣浪潮的推動和影響下,二十六路軍在參謀長趙博生(共產黨員)和七十三旅旅長董振堂、七十四旅旅長季振同等率領下,于1931年12月14日在江西寧都舉行武裝起義,部隊改編為紅軍第五軍團。參加紅軍,實現了李雪三的心愿,從此走上了革命道路。起義一個多月后,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抗日救國鐵軍雄師煉真金
抗日戰爭期間,李雪三參加了平型關大戰,豫北游擊戰,討伐石友三,單家港、陳集、八灘等戰斗,在開辟鹽阜根據地、攻取阜寧城和解放兩淮等戰斗中,李雪三創造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政治工作方法。
1938年2月,六八七團發生團長張紹東、參謀長藍國清裹脅部分營連長攜槍叛逃事件。時任組織股長的李雪三和所有政工干部堅決抵制,穩住部隊。事后朱德總司令親自來整頓部隊,調整領導班子,李雪三被提升為政治處主任,協助政委吳信泉迅速恢復黨組織,凝聚部隊,振奮精神。
1939年春,冀魯豫支隊一大隊轉戰魯西南。當地群眾受敵人反動宣傳,一見八路軍,就跑進高大的“土圍子”里。李雪三給部隊規定:多做群眾工作,多為群眾做好事,多打勝仗,嚴格遵守三大紀律八項紀律。很快就取得了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擁護。
1940年4月,冀魯豫支隊改編為八路軍二縱新二旅,李雪三任旅政治部主任。部隊進軍蘇北創建根據地,三個月轉戰2000多里。他考慮部隊成分新、基層指導員經驗少,協助黃克誠加強對政治工作的具體指導,教育基層干部要關愛戰士,晚上宿營時要給大家燒水燙腳、挑泡。部隊從北方到南方,要求宣傳隊員盡快學會當地語言,以方便宣傳群眾。鑒于部隊分散、機動作戰,李雪三領導政治部創辦了《戰斗報》和《戰斗半月刊》下發連隊,及時推廣作戰和開辟新區的經驗。
李雪三在蘇北鹽阜的一次作戰中繳獲一臺照相機,從此開始了業余攝影。他在戰爭年代拍攝了數百張珍貴照片,被譽為“掛照相機的政委”。這些照片,新中國成立后他全部無償捐獻給解放軍畫報社、軍事博物館、三十九軍和新四軍紀念館等單位。
1943年2月,日偽軍兩萬多兵力,對鹽阜區抗日根據地發動大掃蕩。3月19日,在單家港戰斗中,二十二團團長、政委負重傷,副團長犧牲,李雪三臨時代理團長兼政委。一天,淮安、仇橋等處300多日軍突襲二十二團團部,李雪三果斷指揮特務連先頂上去,與敵短兵相接,隨后命令一營迅速趕到,激戰五個多小時,終于打退了日軍。
政治工作創新不斷探索結碩果
解放戰爭時期,李雪三歷任東北民主聯軍二縱四師政委、縱隊政治部主任、三十九軍副政委。參加了攻克通遼、洮南、白城、齊齊哈爾和建立西滿根據地的斗爭;參加了保衛四平和三下江南作戰。遼沈戰役中,他率部首戰義縣、主攻錦州、會戰遼西,解放沈陽。隨后率部入關,參加了平津、渡江、衡寶、廣西等戰役,把勝利的紅旗一直插到祖國最南部的邊陲重鎮——鎮南關(今友誼關)。
1947年7月初,四師移駐雙山地區休整,李雪三及時推廣了十二團五連的“訴苦”運動教育方法,全師各連隊都掀起了“訴苦”熱潮,訴地主階級、國民黨反動派壓榨之苦,激發了廣大指戰員的階級仇恨,增強了戰斗意志,提高了部隊戰斗力。十二團五連成為“鞏固模范”連隊,榮立集體功。
1948年3月,冬季攻勢結束后,東北野戰軍轉入大休整。部隊開展以訴苦和三查為中心內容的新式整軍運動。遵照東北軍區的統一要求,李雪三在縱隊黨委擴大會上作了部署。干部開展“五整一查”:整思想、整作風、整紀律、整關系、整編制,查成份。戰士開展“訴苦和三查”:訴階級苦,查階級、查工作、查斗志。由于領導干部以身作則,全縱隊的整訓取得良好效果。利用整訓,李雪三撰寫了《在戰斗與整訓中的政治工作》《在報紙上要樹立批評與自我批評的風尚》《政策教育中的兩個問題》《關于執行城市政策問題》等一系列文章,發表在縱隊《立功報》上,加強了對思想政治工作的政策性指導。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立功勛
1950年10月,李雪三率三十九軍首批入朝,參加了第一至五次戰役和陣地堅守防御作戰,參與指揮首戰云山,重創美軍王牌騎一師;協助軍長制定突破臨津江、直逼漢城等戰斗。1951年1月25日,李雪三和副軍長譚友林出席中朝聯合最高司令部會議,向聯司首長匯報作戰情況,受到金日成、彭德懷的高度贊揚。
五次戰役后部隊休整,李雪三被任命為三十九軍政委。軍黨委決定在整訓中進行一次系統的愛國仇美教育。針對當時部隊里存在的“戰爭沒頭,吃苦沒邊”的情緒,他親自到三四六團蹲點,總結了“三算一查”(計算侵略者罪行,推算朝鮮人民受的災難,清算仇恨;檢查斗志)的教育方法,在全軍部隊推廣,進一步激發了廣大指戰員對美帝國主義侵略者的仇恨,堅定了“不獲全勝,決不回國”的決心。李雪三利用整訓,對入朝以來的政治工作做了認真的回顧和總結,撰寫了《入朝作戰的政治工作》《入朝作戰以來的立功創模運動》《關于黨委領導和干部工作問題》等文章。
1952年1月,志愿軍黨委和彭總決定,由李雪三任中國人民志愿軍歸國代表團總團長,回國向祖國人民匯報。代表團170人以兵團為單位組成6個分團,分赴全國六大行政區匯報。1月20日和2月1日,《人民日報》分別發表李雪三的文章《感謝祖國人民》《不辜負首都人民的熱愛和支持》。四個多月時間,代表團走遍28個省、市、自治區,作報告5500多場,在31個城市舉辦抗美援朝圖片展覽,廣泛宣傳了志愿軍的英雄事跡,所到之處受到各界群眾熱烈歡迎。
代表團多次受到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劉少奇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全體代表與中央首長合影留念時,李雪三被安排在毛主席身邊,毛主席見他有些拘謹,笑著說:“你是最可愛的人的代表,一定要坐在中間。”
“雪三將這一段難忘的經歷引為一生的榮耀。他常說,這不僅是我個人的光榮,更是黨和國家給我們全體志愿軍指戰員的莫大光榮。”柏老如是說。
1952年6月,李雪三返回朝鮮。為加強志愿軍后勤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彭老總點名調李雪三任志后政治部主任。志愿軍入朝后的五次戰役,殲滅大量敵人,打破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志后部隊也出現了輕敵速勝思想;停戰談判開始后,部隊又產生了松懈麻痹和“早日停戰、早日回國”的情緒。為此,李雪三認為:從根本上穩定后勤人員的思想情緒,立足于打,鞏固戰斗意志,是志后政治領導工作的頭等大事。他深入實際,調查研究,提出了一整套在后勤部隊高度分散情況下政治工作和立功運動的經驗。他從抓好各級領導的思想教育入手,利用一切時機,進行活的思想教育。他重視運用和發揮報刊的作用。他還籌辦和主持召開志后第一屆功臣模范代表大會,隆重表彰了140多名英模,對總結交流立功運動的經驗,增強后勤人員的戰斗意志,推動后勤工作的思想和業務建設,都起了重大作用。1952年冬,他精心組織春節慰問團慰問前線部隊。志后260多人組成5個分團,深入第一線13個軍和西海岸各部隊慰問,在全軍產生深遠影響。
1956年,李雪三從朝鮮回國,被任命為總后勤部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77年9月,他受命復建后勤學院,并任后勤學院副政委。在總后系統工作期間,他把我軍政治工作的優良傳統、志愿軍政治工作的新鮮經驗與我軍新時期的革命化、正規化、現代化的后勤政治工作建設結合起來,為我軍后勤政治建設、業務建設和政治工作建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李雪三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他曾當選為黨的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全國政協第四、第五屆委員,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
采訪結束時,柏老贈送記者一套兩卷本《李雪三將軍》《儒將的征程》和《李雪三將軍畫傳》,這是在李雪三逝世后,她親自組織全家參與編撰的。記者獲悉在這個家庭中有九名黨員,他們把對黨、對人民軍隊的熱愛變成具體行動,每時每刻關注著部隊建設、關注著傳統教育,著實讓人感動,讓人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