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光輝的榜樣
作者: 責任編輯:王月紅 來源:《鐵軍》 日期:2014-04-30 瀏覽次數:7823
抗戰八年,新四軍將士為國家獨立、民族解放,殉難者數以萬計,其中多為共產黨員。人民不會忘記,在共和國的旗幟上,在鮮紅的黨旗上,凝聚著英烈們血染的風采。
江上青(1911-1939)
2011年4月10日,是江上青誕辰100周年。宿州人民不會忘記70多年前,時任中共皖東北特別支部書記的江上青,認真貫徹執行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為爭取團結皖東北各地武裝共同抗日,歷盡艱險的英雄事跡。
1939年6月,江上青帶領政工干部張遠和四名警衛,到靈璧縣北部組織協調各部隊關系后,乘船返回皖六區專署,途經睢寧縣李集南八里孜渡口時,突遭國民黨蘇北游擊縱隊司令李箐臣部大隊長朱士林的攔截。經過激戰,江上青等人被捕。
朱士林原是泗縣北有名的土匪,皖東北第五游擊縱隊一部在剿匪時,曾燒過他家的房子,殺了他一個遠房弟弟,對此他一直懷恨在心。當朱士林知道江上青是第五游擊縱隊政治部主任時,頓生復仇之念,命令部下將江上青等人槍斃。江上青一面給朱士林等人講大敵當前,應團結抗日的道理,一會暗囑張遠等人不能裝孬種,要挺直腰桿,表現出革命者的氣概。正在這危機時刻,蘇北游擊縱隊司令李箐臣趕到。
李箐臣早年留學法國,具有愛國思想,識大體,顧大局。他聽到機槍聲和手榴彈爆炸聲,不知發生了什么情況,立即帶衛士排飛馬趕到現場。問明情由,知道江上青是皖六區專員盛子瑾的秘書,第五游擊縱隊政治部主任。他怕矛盾激化,對抗戰不利,遂對朱士林等人說明利害,下令給江上青等人松綁,交還武器,主動上前同江上青握手,表示歉意。江上青也表示感謝,并借機向朱士林等人曉以民族大義,說服他們以民族利益為重,摒棄前嫌,共同抗日。
1939年8月29日,江上青陪同盛子瑾到靈璧縣城北張大路,參加由八路軍、新四軍駐皖東北辦事處主任張愛萍主持的會談,達成了合作抗日的協議。回返途經泗縣北小灣子時,遭反動地主武裝襲擊,江上青身中數彈壯烈殉國,年僅28歲。 (史文敏)
楊威(1921-1941)
1938年,不滿18歲的楊威在襄陽鐘鼓樓圖書館秘密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從此走上了革命道路。1939年11月“竹溝慘案”發生后,楊威隨鄂豫邊區黨委代理書記陳少敏挺進鄂中開辟敵后抗日根據地。部隊到達安陸青龍潭時,組織上決定在此成立安(陸)隨(縣)工委,楊威擔任民運委員。楊威在日偽勢力猖獗的環境中,動員群眾、發展黨的組織、建立抗日武裝,將青龍潭地區的抗戰開展起來。1941年4月,楊威當選京安縣委委員、兼任婦女部長。她在主持婦女工作期間,積極組織婦女發展生產、勞軍優抗、參軍參戰,培養了一大批優秀婦女干部擔任縣、區兩級黨和政權的領導工作。
十余位同志,住在大堰角交通員李貴和家里。不料被潛藏在內部的特務告密,除一人脫險外,楊威等人全部被捕。
當楊威等人被押到羅家廟據點后,偽軍中隊長丁起國就迫不及待地連夜審問。“你叫什么名字?”
“姓抗名日!”雙手被反綁的楊威昂首挺胸,傲然回答。
“你們天天喊抗日,把日本人抗走了沒有?”丁起國厚顏無恥地說。
“不是你們這些漢奸賣國賊為虎作倀,中國人民早就把日本強盜趕出中國了!”楊威怒睜秀目、義正辭嚴地連加痛斥。
丁起國惱羞成怒,指使人把楊威按倒在地毒打,以至打斷了三根扁擔。面對大義凜然、堅貞不屈的楊威,喪心病狂的匪徒竟連續向她身上剌了近30刀。英雄楊威鮮血流盡,至死沒有屈服。這一天恰好是楊威20歲生日。李先念稱贊她是“中國人民的英雄,共產黨的好兒女”。(宋國昌)
蕭國生(1916-1939)
湖南瀏陽人。又名蕭讓江。1930年加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參加瀏陽赤衛軍第六師。1931年赤衛軍編入湘鄂贛蘇區紅軍獨立師,他先后任宣傳員、宣傳隊長、政治部秘書。1932年3月,進入湘鄂贛軍區紅軍學校學習,并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1934年春,參加湖北崇陽大沅橋戰斗負傷后,調任少共鄂西北特委宣傳部部長,少共湘鄂贛省委青年部部長。不久重上前線,任紅軍第十六師政治部宣傳科科長。參加了南方三年游擊戰爭。
1938年1月湘鄂贛紅軍游擊隊改編為新四軍第一支隊第一團,蕭國生任團政治處宣傳教育股股長。6月調任第一支隊第二團政治處主任。部隊進抵茅山后,他利用戰斗間隙,行軍途中,宣傳人民抗戰威力,并帶頭參加訓練,增強部隊在水網地域作戰的能力。陳毅夸他“是一位不凡的政治工作天才,本軍第二團的戰斗成績就是在他的政治工作保證之下取得的”。
1938年7月1日,蕭國生率第二團第一營襲擊新豐車站日軍。作戰前他親自化裝進站探查敵情。戰斗打響后,在第一線參與指揮,經過一個多小時的白刃戰斗和火攻,全殲車站日軍,并破壞了鐵路,切斷了敵人的通訊線路。
1939年3月7日,日偽軍5000余人對駐在鎮江上下會地區的第二團進行圍堵掃蕩。第二團指戰員與敵人激戰一天,打退敵人多次沖鋒。在緊要關頭,蕭國生帶一個連掩護主力突圍,不幸中彈犧牲。
正在新四軍視察的周恩來聽到噩耗,揮淚寫下悼文稱:蕭國生的死“代表了一年來新四軍無數英勇烈士的犧牲,代表了新四軍高級干部奮斗犧牲的領導精神,更代表了多年奮斗至死不息的革命者的意志,不畏強寇勇往直前的青年政工人員的模范”。(肖趙)
胡發堅(1906-1939)
胡發堅是江西吉安人。1927年參加共產主義青年團。1929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1930年參加吉(安)泰(和)紅軍游擊隊。同年10月游擊隊編入紅軍第四軍第十一師第二團,歷任排長、連長、營長、團政治委員。
在第三次反圍剿作戰中,胡發堅率全團千里回師,于1931年8月五天中三戰三捷,配合兄弟部隊全殲國民黨軍四個多團。
長征開始后,胡發堅調任紅軍第一軍團第一師第一團參謀長,參加了四渡赤水、強渡烏江、搶渡大渡河等著名戰斗。戰斗中靈活機智,英勇頑強,協同團長楊得志指揮部隊,勝利完成開路先鋒任務。到達陜北后,任紅軍第一師副參謀長、參謀長。
1937年1月,胡發堅進入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
1938年2月,胡發堅調任新四軍第一支隊參謀長。同年6月部隊挺進蘇南敵后,他協同支隊司令員陳毅指揮部隊進行了西善橋、新豐車站、句容、東灣、華山、延陵等百余次大小戰斗。在打擊日偽軍、清剿土匪武裝的同時,積極扶植和發展抗日武裝,組織與發動群眾,建立半政權性質的抗敵總會等群眾團體。
1939年1月,胡發堅受命赴江南抗日義勇軍第三路,兼任副司令員,主持全面工作。隨即率部挺進至武進南部、無錫西部地區開辟游擊區,多次給日偽軍以沉重打擊。
同年3月15日,胡發堅在武進洛陽鄉指揮部隊瓦解與收繳土匪武裝大刀會的槍械時,不幸中彈犧牲。
1985年,武進人民在其犧牲地建立了胡發堅烈士紀念碑,供后來人瞻仰紀念。(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