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新四軍小知識 > No.77 塘馬戰役
No.77 塘馬戰役
1941年11月28日,蘇南日軍3000余兵力在炮兵和騎兵配合下,合擊新四軍第十六旅旅部和蘇南黨政機關駐地溧陽塘馬村。新四軍第六師參謀長兼十六旅旅長羅忠毅、十六旅政委廖海濤指揮部隊阻擊敵人,在掩護黨政機關1000余人安全轉移后,羅、廖等人陷入敵軍重圍之中。羅、廖等270余名指戰員在激戰中英勇犧牲。戰后,譚震林師長到達16旅整頓部隊,譚震林兼旅長,鐘國楚任政委,使該旅迅速恢復了戰斗力,頑強堅守了蘇南抗日陣地。1942年底,新四軍第一師第二旅奉命南下蘇南,翌年1月與第十六旅合編,王必成任第十六旅旅長,江渭清任政委。全旅有5000余人。合編后的第十六旅轉移到溧武公路以北敵后地區活動,進逼南京近郊青龍山、方山等地,引起日偽軍的驚恐,“掃蕩”更加頻繁。日軍集中數千兵力先后“掃蕩”江寧、句容地區、橫山地區、茅山地區、丹金武地區、溧水和溧陽地區,妄圖肅清南京外圍及滬寧鐵路兩側的新四軍。第十六旅以分散的游擊戰術,在敵后與敵人作艱苦的糾纏斗爭,堅持了蘇南根據地。
1943年9月底,日軍集中萬余兵力分兵3路,從蘇南、皖南、浙西向溧陽、廣德、郎溪、宣城發動進攻。駐防在這一帶的國民黨軍10多個團聞風而逃,使宣長公路以北廣大地區淪陷。新四軍第十六旅尾敵跟進,收復失地,并以主力一部挺進郎溪、廣德敵后,開展游擊戰爭,建立抗日游擊根據地。11月20日至23日,第十六旅發起溧高戰役,先后攻克溧水境內的東流、新橋和高淳境內的漆橋等據點。溧高戰役的勝利,不僅打破了日偽軍在這一地區推行偽化的計劃,而且打通了蘇南擾日根據地與郎廣地區抗日游擊根據地聯系。12月,建立了中共郎溪、廣德、高淳縣委和抗日民主政府。至此,以茅山為中心的蘇南抗日根據地有了很大發展,北起長江,南至宣長公路,東臨太湖,西至當涂、蕪湖的廣大區域內,除城鎮及鐵路、公路線為日偽軍占領外,廣大鄉村均為新四軍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