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美好是有力量的
作者:雅泉人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1-11-17 瀏覽次數:7828
前幾天,有人在朋友圈里發了一組精美的食物圖片,并說,美好是有力量的。我心生喜歡,便乘興揮筆一書,也發在朋友圈里,不想引來些許點贊。有夸我書法遒勁古雅的,但更多的是喜歡這句聽起來平直、想起來卻意蘊深長的話。
書香相隨 茶香相伴
作者:楊黎明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1-11-16 瀏覽次數:7827
書與茶,似乎風馬牛不相及。事實上,它們之間有著諸多共性,故而歷來為古今中外文人雅士所鐘情。
漸行漸遠的報刊亭
作者:韋秀琴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1-11-16 瀏覽次數:7827
巷子盡頭的拐彎處,坐落著一個報刊亭,里面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報紙雜志,琳瑯滿目,還兼賣小孩子喜歡的葫蘆糖,雪糕,飲料。一位年近50的大媽整日在亭里靜靜地坐著售賣,聽說是下崗職工。
《病梅館記》賞析
作者:云溪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1-11-11 瀏覽次數:7851
本文作者龔自珍是晚清著名思想家、改革家。《病梅館記》寫于1839年,正值鴉片戰爭前夕。這時的清王朝表面上一潭死水,實際上危機四伏。作者為了逃避當時的文字獄,采取了比較隱晦曲折的手法抨擊時政,使得作品的寓意有些晦澀。
將軍題匾額老兵舉大愛——記濱海縣退伍軍人杜效和孝老愛親的創業歷程
作者:王禮生 陳曙光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1-11-09 瀏覽次數:7833
杜效和憑借著敢闖敢干的軍人膽識和雷厲風行的軍人作風創辦頤和養老護理院,在濱海縣養老行業里享有較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成為濱海縣民辦養老機構中的佼佼者和領頭羊。
王大成回鄉
作者:袁啟新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1-11-08 瀏覽次數:7829
媽媽說,王大成原來幾代人居住在小新莊,單門獨姓。他很小的時候父母就去世了。20世紀50年代末家鄉鬧饑荒,才20幾歲的他,為了生活帶著幼小的女兒背井離鄉。
以創建紅色名村為抓手推進紅色基因傳承——慈溪市紅色名村創建工作探討
作者:慈溪市新四軍研究會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1-11-08 瀏覽次數:7837
通過紅色名村創建工作的探索、調研,我們深深的體會到:“紅色名村”的創建,充分調動了基層工作的積極性,挖掘了一批紅色遺址,保護和提升了一批革命勝跡,為開展革命傳統教育打下了堅實基礎。
風風火火破籬笆
作者:葛吳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1-11-05 瀏覽次數:7831
竹籬笆封鎖線,是日偽在蘇中“清鄉”中使出的主要法寶之一。在“清鄉”開始時,敵人不惜血本,從江南運了500 多萬根竹子到蘇中四分區,扎起又高又密的籬笆,企圖由天生港向北經白蒲、丁埝,再向東至掘港、南坎直達啟東海邊,再轉北向呂四,與南坎的竹籬笆合攏。
將星隕落黃海遭遇戰
作者:張應松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1-11-03 瀏覽次數:7833
1931年田守堯參加紅軍,由于作戰勇猛,機智過人,1934年參加長征后升任紅二十五軍主力團營長。1935年到達陜北任紅十五軍團第七十八師師長,率部先后參加勞山、榆林橋、直羅鎮等著名戰役戰斗。
新四軍女兵李春華的曠世傳奇
作者:周序蒙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1-11-02 瀏覽次數:7842
李春華原名李恒甫,1925年出生于江蘇省響水縣響水鎮上興村。從1936年起,李恒甫的母親就擔任了中共地下交通員。受母親的影響,李恒甫從小就參加了革命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