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新四軍小知識
No.9 皖浙贛邊游擊區
1934年11月,紅軍第十軍團離開閩浙贛蘇區向皖浙邊挺進后,紅軍第三十師及游擊隊共1000余人,和在彭澤、湖口、鄱陽(今波陽)、祁門的皖贛獨立師與鄣公山的皖南獨立團,繼續在當地堅持斗爭。1935年春,在國民黨軍清剿下,紅三十師受到嚴重損失,閩浙贛軍區司令員唐在剛犧牲,余部在中共贛東北特別委員會書記余金德率領下,分散在皖贛邊堅持游擊活動。1935年底至1936年4月,分別活動于皖贛邊、皖南、皖浙贛邊的紅軍和游擊隊,相繼在皖浙贛三省交界的鄣公山會合,編為皖浙贛紅軍獨立團,共800余人。之后,紅軍在以關英為書記的中共皖浙贛省委領導下,依托鄣公山,向開化、婺源等縣境內開展游擊戰爭,先后取得開化城、昌化城、沱川月嶺等戰斗的勝利,挫敗了國民黨軍的多次清剿。至1937年7月,紅軍游擊隊尚有300余人。
No.8 閩中游擊區
在閩中有莆田工農游擊隊、工農游擊隊福清大隊。1935年5月,中共閩中特委重建,書記王于滯,福清、莆田兩支游擊隊整編為閩中工農游擊隊第一支隊和第二支隊,建立了常太根據地和羅漢里根據地。1936年5月,第一支隊并入第二支隊,隊長吳德標,政委劉突軍,副隊長雷光熙、王鐵成,參謀長楊采衡。7月,國民黨軍清剿常太根據地,閩中特委轉移隱蔽,第二支隊建立以寧里、旗插安為中心的新區。1937年因叛徒出賣,中共閩中特委遭破壞,劉突軍召開緊急會議,成立閩中工作委員會。6月中旬,閩中紅軍游擊隊第二支隊改編為中華人民抗日救國義勇軍第七路軍第一縱隊,司令員吳德標,政委劉突軍,副司令雷光熙、王鐵成,參謀長楊采衡。到1937年下山談判時,部隊共有200余人。
No.7 閩粵邊游擊區
閩粵邊游擊區在中央蘇區第5次反圍剿失敗后,有何鳴為政委、張長水為團長的閩南獨立第三團,約400人;紅軍潮澄澳第三大隊(簡稱紅三大隊)、中共饒和埔縣委還領導一支小游擊隊。后紅三大隊、特務大隊等合編為紅軍潮澄饒獨立營,營長鄧珊,政委貝必錫;潮澄饒浮風赤衛隊和秋區游擊隊合編為潮澄饒紅軍第一大隊,隊長盧秋桂,政委曾才炎。1936年兩廣事變后,閩粵邊紅軍游擊隊改編為中國人民紅軍閩南抗日支隊,下轄3個支隊。到1937年同國民黨當局進行合作談判時,閩粵邊紅軍游擊隊有近千人,主要活動在福建省的南靖、平和、漳浦、云霄、詔安和廣東省的潮安、澄海、饒平、大埔等縣。
No.6 閩東游擊區
在閩東堅持斗爭的閩東紅軍獨立師,師長馮品泰、政委葉飛、師長賴金彪,轄3個團、2個獨立營,共1600余人。11月,閩東紅軍西南團成立,團長楊采衡、政委陶仁官,1500人槍。1935年1月,國民黨全面清剿閩東蘇區。紅軍變蘇區為游擊區,縣獨立營和區中隊就地堅持斗爭。3月16日,獨立師轉移隱蔽時只剩下200余人。紅軍西南團經多次戰斗后,只剩300余人。1935年4月,霞鼎地區一些游擊隊合編為獨立師第四團。葉飛率獨立師一部與第四團會合。5月,葉飛率獨立師特務隊在鼎平地區組織獨立師第五團。5月底,重建中共閩東臨時特委,書記葉飛,組織部長阮英平,宣傳部長范式人。葉飛任獨立師師長兼政委,范式人任政治部主任。轄3個縱隊。到1935年底,獨立師發展到4個縱隊,恢復建立了11個縣的游擊隊。1936年冬,閩東游擊區范圍擴大到南抵福州附近,北至浙江的龍泉、泰順、慶元邊,西達閩北,東及東海之濱的廣大地區。
No.5 閩北游擊區
原是中央蘇區一部分。國民黨占領閩北后,留在那的紅軍有紅58團、獨立1團、獨立2團、廣浦獨立營、西南獨立團及各縣獨立營等地方武裝約5000人。1935年2月閩北紅軍整編為閩北紅軍獨立師,師長黃立貴、政委盧文卿、參謀長張燕珍、政治部主任王助。轄4個團,共2000余人。為打破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1935年8月,閩北紅軍后分三路向敵后挺進,開辟閩東北、閩中、撫東等游擊根據地。1936年,中共閩贛省委和省軍區成立,書記兼政委黃道,司令員葉飛,政治部主任曾鏡冰。省委、省軍區轄4個分區委和軍分區。省軍區直轄獨立師。1936年底,閩北游擊區形成。這時,閩北獨立師轄6個縱隊,近3000人。蔣介石推行“北和南剿”政策后,閩北游擊區遭受重大損失,部隊減少至700余人。
No.4 閩西游擊區
1934年10月,獨立第十九、第二十團,連同機關及直屬部隊約4000余人,在長汀縣城陷落后,退守四都山區。1935年2月,毛澤覃奉命率領一部分部隊從中央蘇區突圍到達四都,與之會合。后在國民黨圍攻下,4000余人大部犧牲。后張鼎丞奉中央分局之命,聯系劉永生、范樂春、陳茂輝,并挑選了十多名難民,組成一支武裝小分隊,越過國民黨軍多道封鎖線抵達永定。紅八團、紅九團后相繼與之會合。此外,上杭游擊大隊、代英游擊大隊、永定游擊大隊也先后與張鼎丞取得聯系。譚震林率紅二十四師第七十一團4個連。在長汀四都會合突圍脫險的鄧子恢,于4月上旬到達大阜,與張鼎丞會合。4月10日,閩西軍政委員會改稱閩西南軍政委員會,所屬紅軍游擊隊分為4個作戰分區。從1935到1月到1937年3月,閩西游擊隊進行了5期大規模反清剿斗爭,紅軍游擊隊發展到3000余人,活動于福建省西南部及廣東省的大埔、饒平等廣大地區。
No.3 閩贛邊游擊區
1935年3月,國民黨軍3個師圍攻中共瑞西特委和瑞西軍分區,部隊轉移到安治前后,與獨立第七團一部會合。瑞西、西江兩縣領導人各帶領本縣獨立營突圍與之會合,幾支部隊合在一起共約200余人。國民黨軍又以兩個師兵力圍攻安治前,紅軍游擊隊又作第二次大轉移。1935年5月,瑞西、西江兩縣獨立營建制消失。6月,武陽游擊隊只剩隊長劉國興等2人。福建省軍區所屬部隊在長汀失敗,幸存者僅張開荊、周桂生、張志輝等8人。兆征縣游擊隊余部5人,桃古區游擊隊30多人,瑞金游擊隊30多人。到1937年秋,閩贛邊游擊區游擊隊發展到200余人。活動范圍包括瑞金縣大部、長汀縣的古城和四都地區,以及江西省的會昌縣、石城縣一部。
No.2 贛粵邊游擊區
在中央紅軍突圍轉移西去不久,原中共信康雄特委書記、軍分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李樂天,副書記楊尚奎率一批干部和1個營的兵力從中央蘇區突圍,于1935年1月下旬到達油山,同在這一地區堅持斗爭的油山游擊大隊會合。國民黨軍侵入中央蘇區,項英、陳毅率中共中央分局和紅24師70團,1935年3月9日從于南上坪地區向閩西長汀地區突圍,先頭部隊遭國民黨軍89師包圍合擊,損失慘重。中共中央分局與中共中央失去聯系。項英、陳毅決定分散突圍,于3月底到達油山,與李樂天、楊尚奎等會合。同時獨立第六團及贛南省委領導機關、中央工農劇社、《紅色中華》報社工作人員1800余人,于1935年3月4日從于南突圍,4月上旬到達油山。幾路突圍部隊連同當地游擊隊及主力紅軍長征時留下的傷病員合在一起,共約1400余人。從1935年4月到1937年5月,贛粵邊游擊區先后挫敗了國民黨軍5次大規模清剿。經過頑強斗爭,鞏固了原有的油山、北山、信康贛游擊區,而且開辟了以青龍山為中心的三南游擊根據地,游擊隊活動地區涉及11個縣。
No.1 創建新四軍
新四軍,全稱“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是一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堅持華中抗日斗爭的人民軍隊。1937年盧溝橋事變后,中共中央發出通電,要求國共兩黨合作抗日,實現全民族抗戰。同時向國民黨提出統一整編南方各游擊區紅軍和游擊隊開赴華中敵后抗戰的建議。經過激烈的談判,經國民黨當局同意,新四軍由江西、福建、廣東、湖南、湖北、河南、浙江、安徽8省14個地區的紅軍游擊隊陸續改編而成。以1937年10月12日為建軍紀念日。第一任軍長葉挺,副軍長項英,參謀長張云逸,副參謀長周子昆,政治部主任袁國平,副主任鄧子恢。1937年12月25日,新四軍在漢口建立軍部。為便于同南方各紅軍游擊隊聯系,盡快完成改編,1938年1月6日,軍部移駐南昌。2月6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命令新四軍江南部隊到安徽歙縣巖寺地區集中接受點驗。為此,軍部4月4日離開南昌,5日進駐巖寺。8月2日進駐涇縣云嶺。
組成新四軍主要是三大部分:一是原中央蘇區留下的紅軍部隊;二是1934年由紅七軍團組成的北上抗日先遣隊和1934年8月從湘贛蘇區撤出的紅六軍團;三是紅四方面軍的留守部隊。這三大部分,經過戰斗、轉移、挫折、勝利,最后逐漸形成了互相獨立、各自為戰的14個游擊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