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七女跳崖
作者:葉定裕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2-01-10 瀏覽次數:7827
八路軍“狼牙山五壯士”的故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殊不知新四軍“皖南事變”中的“七女跳崖”,同樣可歌可泣。
導演“狗咬狗”
作者:劉以順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2-01-05 瀏覽次數:7821
1939年5月的一天上午,新四軍第一支隊司令部全體官兵正忙著幫助老百姓收割小麥。這時,通信員匆匆跑來,送給陳毅一份電報。
一面見證烽火歲月的兒童團旗
作者:楊曉璐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1-11-26 瀏覽次數:7828
在安徽省金寨縣革命博物館的展廳里,陳列著一面醒目的旗幟。在由老土布縫制而成的藍色旗面上,精巧工整地繡著四個字:“鄉兒童團”。
六安紅色歷史的三個鮮明特征
作者:周芷帆 周邵年 韓建平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1-10-19 瀏覽次數:7840
六安地處大別山腹地、安徽省西部,是著名的革命老區。2016年4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六安市金寨縣時指出,這里是中國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軍隊的重要發源地。這是對六安老區在中國革命歷史進程中重要地位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不忘初心 繼續書寫改革輝煌——新四軍老兵胡萃華談改革開放40周年
作者:魏冉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1-07-19 瀏覽次數:7829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變化日新月異,許多親歷戰爭的老人在安享晚年時,經常感慨萬千。到達胡萃華老人家中時,她的兒子葉偉承熱情地招呼記者進門。胡老面貌清癯、精神矍鑠,尤其是清晰的思維與平易近人的風格,給記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墊湖的大包干是逼出來的!——回眸“江蘇農村改革第一村”的風雨歷程張惠春
作者:張惠春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1-07-16 瀏覽次數:7833
稻黃蟹肥的豐收時節,筆者來到革命老區泗洪縣上塘鎮墊湖村。極目遠眺,只見一片片金色的稻浪隨風搖曳,一排排新穎別致的兩層樓房次第排開,一幅幅全面小康的美麗畫卷撲面而來……
五百塊銀元的故事
作者:王力成(口述)薛魯光(整理)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1-06-01 瀏覽次數:7828
1950年2月,華東軍區后勤衛生部政委王仲良來到杭州,住在西湖邊的一棟小樓里。當譚震林、譚啟龍等省委領導來看望他時,他拿出了一袋沉甸甸的銀元說:“這原來是三北地委的公款,北撤時我交給住王家埭的堂兄王性善保管,這次回家鄉帶過來一并交給組織,這個任務也算完成了。”
海啟縣粉碎日偽“政治清鄉”的做法與經驗
作者:李元沖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1-05-20 瀏覽次數:7823
海啟縣,是抗日戰爭時期蘇中四地委抗日民主政府根據形勢需要臨時設置的一個縣(海門、啟東兩縣合并),兩年后又更名為東南縣(當時國民黨統治區仍分海門縣和啟東縣)。
變化翻天覆地 實干才能興邦——新四軍百歲老兵陳瑛談改革開放40周年
作者:魏冉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1-04-29 瀏覽次數:7838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新四軍女戰士陳瑛的期頤之年。陳瑛老人是開國中將王必成將軍的夫人,生于1918年,她經歷了革命戰爭年代的烽火歲月,也親歷著和平年代祖國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
新四軍女戰士白山:為了革命理想什么都不怕
作者: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1-04-20 瀏覽次數:7830
白山,94周歲,生于1923年,1937年淞滬會戰在上海打響,隨著中國軍隊的撤退和上海的淪陷,家在上海的白山不愿做亡國奴,于1939年從上海輾轉常熟參加新四軍江南指揮部所轄江南抗日義勇軍,在后方醫院工作。后因部隊轉移,她和一部分醫院同志在常熟一帶治療和保護傷病員。